葡萄酒文化 由杯子開始 – 陳新民教授 (經濟日報轉載) 0
在歐美社會要評判一個餐廳的葡萄酒是否值得信賴,尤其是品質方面,第一個被列入評判的標準,便是:杯子。
喝中國的黃酒、白乾、以及日本的清酒,對杯子就沒有如此的考究,文人用骨瓷小盅慢飲亦可,豪士用粗陶海碗豪飲,亦無不可,都可以盡享美酒的滋味。但是,葡萄酒便沒有這種「隨器而安」的本事。
經過了兩、三百年歐洲上流社會對美食、美酒的鑽研,杯子與葡萄酒之間的互補互長關係早已經過經驗與科學的驗證。哪種葡萄釀製的紅酒要用寬肚廣口杯、哪款白酒要用細腰窄口杯…,幾乎都已成定論。也因此歐洲著名的葡萄酒杯公司,例如奧地利的Riedl、德國的Spiegelau、Schott…,都可以提供一整套接近百種的各式酒杯。
但是,依照不同酒款搭配不同酒杯的「侍酒方式」,只在極正式的品酒會或餐會上才會出現。一般水準以上的餐廳,只要準備通用型的白酒、紅酒、香檳以及飯後甜酒等四款酒杯,便足夠了。而材質方面,也無庸使用昂貴的水晶酒杯。
只是無論如何,這些玻璃酒杯一定要澄清透明、不可有任何裂痕或缺口。所以我們在歐美的餐廳經常可以看到在吧台工作的酒保,閒來無事時,多半會用乾淨的白毛巾,對那些已相當乾淨的酒杯,擦呀又擦,務必使每個酒杯光澄澄、亮晶晶。我倒是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華人世界的餐廳,看過侍者在沒事時勤於擦杯子!
台灣飲用葡萄酒已經相當普遍,連鄉下的婚禮及辦桌,都看到以葡萄酒取代紹興酒、甚至烈酒,但普遍都忽視了杯子的重要性。在一般西餐廳,勉強能夠用一種中型葡萄酒杯來充數紅白酒;但絕大多數的中餐廳,只用標準的「萬用杯」-玻璃水杯,來讓客人喝茶、喝水、喝紅白酒、甚至喝白蘭地。餐廳不重視葡萄酒的「知覺」已經到慘不忍睹的地步。
要求中等以上的餐廳起碼準備四種以上的標準杯,讓每瓶繞過半個地球遠道而來的葡萄酒,都能發揮其應有的美味,並不過份,這是餐廳應當盡到的義務。
過去30年台灣玻璃工業十分發達,世界各大飯店、百貨公司的玻璃器皿、酒杯頗多來自台灣,直到生產線十年前移往大陸才改變。可惜的是,「外銷」沒有轉成「內銷」風氣,台灣餐廳仍普遍存在「杯子隨便主義」。
期待別人總是不可靠的,我們何妨從自己家中的壁櫃開始,張羅至少四種以上的酒杯,而後隨著個人體會再添增兩種(例如布根地及波爾多專用杯)或四種,至少在家裡開葡萄酒時,讓每瓶都可以散發出迷人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