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葡萄酒新聞

酒業協會要求查歐盟葡萄酒 0

外國新聞 🕔八月 20, 2012

  中國酒業協會近日向中國商務部遞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表示,近年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數量急劇增長,由2008年的3594萬升迅速上升至2011年的1.69億升,年均增幅達67.71%;其中2升以下包裝的產品由3447萬升上升至1.66億升。所佔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也由2008年的約4.94%迅速攀升至14.32%。 2012年第一季度,自歐盟進口葡萄酒數量達到4169.8萬升,同比增長23.98%;其中2升以下產品4119萬升,所佔中國市場份額上升到14.76%。幾乎所有中國葡萄酒企業都強烈感受到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衝擊,經營狀況、經營業績和市場份額下滑嚴重。

了解更多

中國紅酒股暫宜冷藏 0

中港澳新聞 🕔八月 20, 2012

近日內地媒體報道,3家內地葡萄酒上市公司的葡萄酒都查出致癌的農藥殘渣,簡稱「農殘門」。其中內地上市的張裕葡萄酒殘留至最高,導致張裕幾近跌停,至於在港上市的皇朝(828)與長城所屬的中國食品(506)同樣受累下挫。有分析員指出,考慮到紅酒行業正面臨增長放緩的困境,投資者短期內不宜沾手。 香港商報
  國產紅酒步入冬天 如果說葡萄酒業績不佳要歸咎於經濟下行,那麼農殘門就是雪上加霜。8月10日,某家內地媒體在微博上指出,3家內地葡萄酒上市公司的10款葡萄酒都查出可導致肝癌的農藥殘渣,其中張裕葡萄酒殘留至最高。「農殘門」一出,市場嘩然,張裕幾近跌停。 雖然,事發后張裕的公關反映神速,立即公告公司產品內含的多菌靈及甲霜靈含量大幅低於歐盟標準,對人體無害。但由於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高度敏感,本次事件可能已對公司品牌造成損害,且葡萄酒為可選消費品,替代性強,預計短期內將不可避免對公司銷量造成影響。 作為中國國產葡萄酒第一品牌,張裕已掌控葡萄基地已超過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但是公司今年營業收入錄得負增長,這是10年來的第一遭。或許國產葡萄酒的困境,現在才真正開始。

了解更多

葡萄酒會「暈浪」 休息一月方開瓶 0

葡萄酒新聞 🕔八月 20, 2012

  「酒不醉人,『酒』自醉!」原來葡萄酒會「暈浪」。旅遊事務副專員羅淑佩指出,葡萄酒不可震動,經歷長途跋涉的運送,便要休息1個月才可開瓶,否則尚在暈浪的葡萄酒未「回魂」,便會失去酒香。 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會長鄺英志解釋,酒的結構十分脆弱,震動會改變其分子排列,因而影響酒質,需要休息1至兩個月,才可令分子還原。 羅淑佩表示,葡萄酒很有性格,儲酒濕度、溫度、光線及震動情况都要受控制,日後如落實發展岩洞,可考慮用以儲酒。 她又稱,法國酒莊現有簡體字推廣出品,顯示當地重視龐大的中國內地市場,對市場細小的香港是危機,但本港有優良的儲酒條件,現有33個獲認證的存酒設施,其溫度、濕度、光線及震動情况都達標,這正是本港發展的優勢。

了解更多

德國前三大酒莊之一:Fritz Haag(海格五星酒莊) 莊主來台餐酒會(已額滿) 0

台灣新聞 🕔八月 20, 2012

日期:101年8月27日
時間:晚上6:30入席
地點:華國大飯店2樓
地址:台北市林森北路600號
報名電話:(02)2936-1600鄭小姐
Mail:top100@top100wine.com.tw
報名截止日:8/23 17:00
人數:限80位,額滿為止!
費用:NT$ 1,500/位

MENU
生抽焗中蝦
潮式半煎煮魚
2011 Fritz Haag Riesling QBA

潮式滷水鵝/滷豬五花/滷牛腱/海哲頭
2011 Fritz Haag Brauneberger Riesling Kabinett

宮保爆雙魷(一個是XO醬)
紅白燉煮牛腩
2011 Fritz Haag Brauneberger Juffer Sonnenuhr Riesling
Spatlese

沙咪滷白菜
廣式片皮鴨
2011 Frtiz Haag Brauneberger Juffer Sonnenuhr Riesling
Auslese

鴨腿剁件
鴨骨燉鴨粥
2006 Frtiz Haag Brauneberger Juffer Sonnenuhr Riesling
Beerenauslese (750ml,大瓶裝) WS:96

潮式白果芋泥
寶島水果盤
2010 Fritz Haag Brauneberger Juffer Riesling
Trockenbeerenauslese WA:97
  

了解更多

葡萄酒業最怕蚜蟲 0

外國新聞 🕔八月 20, 2012

梁淑意 / Rebecca
    如果想知道酒區的農業衛生情況,可到酒區旅遊時,看看海關對旅客入境的處理手法,看到一點端倪。我們到澳洲和新西蘭時,除了要詳細填寫入境行李有否包含危險性大的植物和食物等外,機場總有犬隻把關,因為現時大部分農作業的病毒和害蟲,都是入侵性的,所以要靠犬隻用嗅覺檢查入境旅客行李,以肯定不會引入侵害性的疾病和害蟲。有趣的是,剛在新西蘭的中奧塔哥瞭解到,當年因為淘金者大量湧入境,帶來松樹種子,松樹繁殖,形成高高的松樹林,遮蔽陽光,把當地很多原生植物殺得凋零,因此當地把松樹視作野草,要特別小心處理,不讓它們版圖擴大,影響當地原有生態。   除了有外來的入侵性植物外,也有入侵性的害蟲。一般農作行業,如稻米業最怕蝗蟲,葡萄酒業也怕,不過歷史上最震撼性的葡萄農業禍,源頭是來自葡萄蚜蟲(phylloxera)。蚜蟲體積細小,外殼呈黃色,把唾沫注入葡萄根,然後靠吸啜根部樹液維生,令葡萄藤根部不能健康生長,逐漸壞死,葡萄樹自然不能倖免。顧名思義,葡萄蚜蟲只侵襲葡萄藤,所以是眾多葡萄害蟲中破壞性最嚴重的。   葡萄蚜蟲源於美國東岸,美國原生葡萄品種對之有天然免疫力,但對歐洲品種有重大威脅性。蚜蟲對葡萄田的影響很漫長,最初田主只會留意到個別葡萄藤樹的根部有少量破壞;幾年後,根部腐爛程度嚴重,已經明顯地影響地面部分,如葉子、莖部等,最後整株葡萄樹壞死。   十九世紀中期,正當歐洲葡萄酒業從1847年開始肆虐的粉霉病(Powdery Mildew)中休養恢復過來之際,到1863年,葡萄蚜蟲的出現令酒業雪上加霜,此次是首次有歷史記載,在法國發生葡萄蚜蟲侵襲葡萄田的大事件。當時歐洲盛行重金布置花園,亦流行培植各類草本植物,所以從外地入口植物日益頻繁。在1858年至1862年間,大量美國原生葡萄藤進口歐洲,然後散布多國產區,包括法國波爾多和阿爾薩斯、德國、葡萄牙,甚至英國。蚜蟲估計就在此時「移民」歐洲大陸。因為當時歐洲對蚜蟲無甚麼認識,加上蚜蟲依附葡萄藤根部,肉眼難於看見,因而造成嚴重破壞。   葡萄蚜蟲不喜愛高地和碎沙土壤(Sandy soil),在注滿式(Flood irrigation) 灌溉的葡萄田亦不能生存,所以最初的應付方法包括注滿法,不過只限於水源充足的地區。後來有葡萄園為樹注射二硫化碳,不過似乎都不是最理想的處理手法。到了1869年,有學者開始研究以接枝方式處理蚜蟲問題,到了1873年,專家C.V. Riley鑑定蚜蟲確實由美國傳入,於是他提出把歐洲葡萄樹接駁到免疫的美國葡萄樹根莖,此時蚜蟲問題才開始得到妥善處理。然而歐洲葡萄酒業已受到重大創傷,世界各地酒區此後均以此事為鑑,高度關注防治蚜蟲。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