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葡萄酒新聞

亞洲需求飆 法名酒吹泡沫 0

外國新聞 🕔一月 9, 2011

(中央社台北2011年1月5日電)
  亞洲對於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以及其他法國頂級葡萄酒的需求飆漲,恐釀泡沫。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去年3大葡萄酒拍賣商總銷售金額達2.593億美元,是2009年的2倍以上。 佳士得國際葡萄酒部門主管艾斯伍德(David Elswood)受訪時表示,「剛開始,亞洲一般買主是消費者。」「去年,我們看到中國炒家的出現。」「有些拍賣會僅2個或3個競標者,就拿下八成的頂級名酒。通常這些名酒放在倉庫,由我們暫時代表買主保管。」 在香港政府於2008年2月取消葡萄酒進口稅,以及中國新貴逐漸愛上法國波爾多和柏根地名酒後,亞洲人開始掌控葡萄酒拍賣會。 根據艾斯伍德,去年頂級葡萄酒價格漲幅介於60%-100%。 倫敦酒商Wilkinson Vintners Ltd.董事鮑克(Paul Bowker)表示,去年12月賣出要在今年2月中國農曆新年期間飲用的2箱1982年大拉菲,每箱12瓶,價格近4萬8000英鎊(7萬4830美元)。 相較於2008年9月倫敦蘇富比2箱相同的葡萄酒要價1萬8400英鎊和1萬9550英鎊。 鮑克接受訪問時表示,葡萄酒價格漲勢驚人。拉菲(Lafite)是最大的泡沫。泡沫雖不致破滅,但,一旦人們瞭解到可以一半的價格,買到不輸給拉菲的葡萄酒,漲勢將放緩。只有非常頂尖的名酒受到影響。 美國歷史悠久的酒商Acker Merrall & Condit在電郵新聞稿中表示,年度葡萄酒總銷售金額達9850萬美元,締造拍賣商新紀錄。其中三分之二的拍賣在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葡萄酒拍賣總金額分別達8930萬美元和7150萬美元。Hart Davis Hart Wine Co.的葡萄酒銷售金額則成長63%,至3920萬美元。 艾斯伍德表示,佳士得在美國、歐洲和香港拍賣金額超過1萬英鎊的名酒,有2/3落在亞洲買主手上。 來自遠東的需求集中在不到20家的頂級名酒品牌,其中拉菲酒莊高踞榜首。 「亞洲市場是品牌取向」「倘若他們買不到拉菲,他們不會改買林奇堡(Chateau Lynch Bages)」「他們只想擁有勞力士或法拉利。」 艾斯伍德表示,過去200年來,葡萄酒市場是一個穩定和可以預測的市場。如今,由於一小撮新貴買主,葡萄酒市場成為不穩定且無法預測的市場。亞洲拍賣會上,什麼都可能發生。 Acker總裁卡彭(John Kapon)表示,「這是頭難以馴服的野獸。市場從沒這麼強勁過。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來自中國的買主,每天都有葡萄酒被喝掉。」拉菲是Acker去年的熱銷酒款。 酒價飆漲讓波爾多名酒成為流動性資產,擁有的人越來越捨不得喝。「倘若你有1箱2年前以2000英鎊買下的葡萄酒,現在價格暴漲至1萬5000英鎊。你在開瓶前會三思。」 英國作曲家安德魯羅伊德韋柏(Andrew Lloyd Webber)蒐藏的波爾多和柏根地名酒,委託蘇富比本月22日在香港拍賣,價值高達3200萬港元。

了解更多

美盼向中推銷本國葡萄酒 0

中港澳新聞 🕔一月 9, 2011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訪問美國,美駐武漢總領事蘇黛娜告訴新華社,除了完成歐巴馬總統希望4年內促成10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的任務,她也盼望引進更多美國葡萄酒到武漢一帶銷售。 2007年11月,美國正式在武漢設立總領事館。蘇黛娜是第2任總領事,2009年11月20日到任前,她曾先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館領事處、政治處等多個部門任職,並擔任過大使館新聞官及副發言人。 蘇黛娜是在武漢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做上述表示。 她指出,在新的1年裡,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復甦,駐武漢總領事館將致力協助美國商人在中國有更多的經貿發展機會。 蘇黛娜表示,她到武漢上任1年多來,見證了中國中部地區、特別是武漢在官方「中部崛起」戰略下的快速發展,高鐵、地鐵、機場等建設突飛猛進,給人印象深刻。 她說,在新的年度,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將促使更多的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這是響應歐巴馬提出的「10萬強」計畫,即在未來4年派送10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以加強中美兩國的文化和教育交流。 她又說,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同時也將促成更多中國學生去美國學習。 目前武漢大學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大量美國學生已由此途徑來到中國學習語言文化。

了解更多

就愛波爾多 中國香港成最大出口市場 0

中港澳新聞 🕔一月 9, 2011

  波爾多葡萄酒協會(Bordeaux Wine Council,CIVB)7日表示,中國和香港對波爾多酒克制不住的渴望,已使這兩地結合的市場總值達到3億3,300萬歐元(4億3千萬美元),成為波爾多酒以出口值而言的第一號客戶。   CIVB主席豪夏特(Georges Haushalter)表示,這非常令人鼓舞,這顯示波爾多酒在新市場適應良好,並維持它的領導地位。中國人認為波爾多酒就代表好酒。   身為梅多克名酒貿易商(La Compagnie Medocaine des Grands Crus)總經理的豪夏特表示,他的公司去年對中國和香港銷售成長3倍,這還不包括從2009年波爾多期貨所得的獲利,而且中國市場並未出現冷卻跡象。   波爾多酒商Diva總經理盧梭(Jean-Pierre Rousseau)指出,去年底中國市場十分火熱,今年初依然如此。Diva去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成長790%。   以出口值來看,銷售到中國的葡萄酒成長98%、對香港成長126%,總市場位居首位;以銷售量而言,德國仍是波爾多葡萄酒的頭號客戶,以25萬 5,000百升(hectoliters)、或相當3,400萬瓶稱霸。不過這個數字很快就會被中國和香港超越,這兩地的出口量為25萬1,000百升、或3,350萬瓶。

了解更多

醉意聖誕 盧瓦爾河谷葡萄酒帶來暖意 0

外國新聞 🕔十二月 24, 2010


  在這個洋溢節日氣氛的時刻,盧瓦爾河谷葡萄酒特別送上濃濃暖意,精選五款葡萄酒,陪伴美酒愛好者度過愉悅的聖誕之夜。 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盧瓦爾河谷(從盧瓦爾河畔夏龍到盧瓦爾河畔蘇利),位於法國中部,距巴黎僅1小時車程。這裡是法國第三大葡萄產區,是法國南方與北方的交匯點。歷史悠久的古堡以及聞名遐邇的葡萄園,使得醇厚與清新、文學與藝術、傳統與現代,種種元素在這裡達到了微妙的平衡。盧瓦爾河沿途流經之處,其地理、地貌、氣候等等皆不盡相同,這就使得盧瓦爾河谷地區成了法國僅有的一個精於所有種類葡萄酒的產區。而來自盧瓦爾河谷的葡萄酒,承襲了高貴和優雅的法式風格,口感清新,果香濃鬱。

了解更多

陳細潔酒花期貨賺一倍 0

中港澳新聞 🕔十二月 24, 2010

愛酒的人,總是夢想有私人酒窖,雪肌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陳細潔也一樣。搬家是為了妥善珍藏千支葡萄酒,為興趣買入頂級佳釀,也曾豪擲百多萬元閒資,投資酒花期貨合約,4年升值一倍,回報更跑贏油金及物業。
  首次跟紅酒打交道,要追溯9歲的時候。那時與父親及姐姐去吃西餐,父親說,女孩子要早點懂得喝酒才不會吃虧。那是人生第一次與葡萄酒打交道,卻未懂鑒賞之道。 到真正領略到葡萄酒的香醇時,正是21、22歲時,受男孩子邀約,到浪漫的餐廳約會。喝葡萄酒就像熱戀一樣,在適當的氣氛與對象下,遇上好酒,杯子的酒香,讓人沉醉其中。陳細潔回味說,當時喝靚紅酒就似在喝葡萄精華,才真正感受到於視覺和味覺配合下,品嘗出其中的滋味。 酒窖恒溫兼恒濕 因為好葡萄酒,更不惜為收藏佳釀而搬家。新居位處中半山,把原來其中一間套房的間隔打通,闢一角私人酒窖。由於葡萄酒適合儲存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下,故把琳瑯滿目的心頭好,藏在保持在13度的小酒窖內,儲存講究,是為防變質。亦在平躺的酒架上掛上Latour、Lafite及Petrus等木酒牌,把名酒分門別類,方便找尋。 葡萄酒產地多,近年又分新舊世界產區。「舊世界」酒是指歐洲產區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等,由於氣候每年變化很大,故此舊世界酒的年份很重要,也影響酒花價格。 至於新世界的紅酒,則是指釀造葡萄酒的新興國家,如加州、智利、阿根廷、澳洲、南非等,或天氣比較熱的地區,因為氣候穩定,所以酒的質數平均,價錢經濟。 陳細潔分析,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七分原料三分釀造,而近年流行的新世界紅酒管制不嚴,如葡萄收成未如理想的話,酒莊就會加糖等人工調味。她認為,新世界酒雖然都好喝,但喝得不會多。 她的熱捧,卻是法國葡萄酒著名產地波爾多。法國酒較自然,就算是當地細酒莊,全靠天然雨去灌溉,野生葡萄從不淋水,令出品較優良。「法國酒較有層次感,同一瓶酒,當你開瓶後讓它分階段『唞氣』,感覺又不一樣,由同一瓶酒可帶來不同的體驗,感覺很神秘。」  喝葡萄酒的口味,亦會隨歲月而轉變。陳細潔說,過往她較偏愛成熟的老酒,有時又喜歡有內涵的品種,有時又會選擇較硬朗及新鮮的葡萄酒。她最愛的是法國Romanee Conti,配白松露、意大利飯等西餐,是她品嘗的心水場合。 佳釀千元升值至5萬 珍貴葡萄酒喝一支少一支,陳細潔早年以4萬元買入價購Romanee Conti,頂級酒升值快,現已升價一倍。1982年的Lafite,於20年前每瓶成本才1,000元,一次買入數箱後,現每支增值至4至5萬元。「內地商家特別喜歡珍貴佳釀,有朋友用8,000元求我出讓6瓶,目的是作為商務禮物。」 內地人對名酒的興趣越來越大,甚至在本港各大拍賣上,出價闊綽,要貨不要錢的豪氣,也令陳細潔驚訝。她曾出價3.5萬元有意競投原箱La Fleur Petrus,結果卻被內地買家以5萬元成交。「現在我收到拍賣會的名酒目錄,會打電話或託朋友去競投,過了心水價便不追價,內地買家太有鬥心,無謂鬥炒高價。」 對於初哥來說,陳細潔建議,初哥的入貨渠道,可先到一些本港的葡萄酒銷售連鎖店,選擇中價如500元起的紅酒,果味較濃的,也可由店舖的專家去推介。她認為,不宜去超巿買酒,因產品質素參差,影響對葡萄酒的印象。「我曾應邀去試十多瓶超巿平酒,氣味似洗頭水。」 有空就鑽研紅酒知識,酒齡不淺的她,每月都會為葡萄酒雜誌撰寫文章,不吝嗇地與讀者分享投資與選酒心得。她更有意推出關於葡萄酒的個人著作,一籌備就是三四年時間。「原來要埋尾好難,壓力更大,著作預計明年才推出。」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