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中港澳新聞

中國消費水準趨於高端 港澳水貨大量湧入 0

中港澳新聞 🕔十一月 11, 2008

from 南方日報 伴隨著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日漸成熟,消費者對葡萄酒價格的接受度不斷擴大,消費升級的浪潮已全面啟動。而港澳這塊近在咫尺的零關稅“綠洲”,卻正好成了高端進口葡萄酒的水貨源頭。
    紅酒主流價格抬高   近兩年,國內日漸繁榮的葡萄酒消費市場,已經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國際名莊酒進入。主流的國產葡萄酒也在酒莊潮流的帶動下,通過打造形象高貴的酒莊酒實現了全面升級。而無論是舶來的名莊酒,還是國產的酒莊酒,都讓消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價格升級”。如今,百元酒很平常,連千元酒、萬元酒也讓人因為熟視而“可以接受”了。   在今年的酒會,展區的酒架上陳列的葡萄酒價格大都在100元左右。最貴的一瓶1982年份的拉菲紅酒賣到5萬多元。展會組織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消費者買紅酒相當挑剔,從產地到年份、從品種到價格都是挑選紅酒的因素,越貴的反而越好賣。   據新天葡萄酒公司代表介紹,200-800元一支的紅酒已逐漸成為市場銷售的主流,200元以上的紅酒賣得最好。記者從部分中高檔酒店和餐廳也瞭解到,高檔紅酒的消費已超過中式白酒的消費。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國的葡萄酒消費將會真正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面。以前大小葡萄酒廠家的低價促銷、限量銷售將很快淡出,葡萄酒品牌高端化運作的勢頭將越來越猛。而隨著葡萄酒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葡萄酒新標準的實施,優質葡萄酒的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拓展,高端市場的潛力將逐漸釋放。   關稅落差令水貨湧進   當高端取向日益在消費者腦中植根,國際名酒進口需求便不斷擴大。而香港恰在今年2月底宣佈取消紅酒稅,5個月後,澳門也跟著取消。於是,通行於奢侈品領域的“水貨法則”也同樣進入了葡萄酒市場。   目前內地各種稅率總額高達40%左右,與粵港兩地的零關稅形成巨大落差,中間差價非常可觀,不少人便利用各種方式攜帶紅酒入境。“你想啊,一支價值萬元左右的紅酒差價就在2000-3000元,當然很誘惑啊!”一位紅酒愛好者坦言。   香港紅酒稅取消後,各種方式入境的“水貨”對內地的高檔紅酒造成了較大的衝擊。香港和澳門取消紅酒稅,無疑利好當地進口葡萄酒商的發展,但關稅卻是進口商們不能主觀決定的因素,如何降低進口成本,成了內地進口商在競爭中獲勝的關鍵。   據介紹,這種行內俗稱“水貨”的來源主要有幾種,一是利用到香港遊玩購物的機會順便購買;二是很多持香港和廣東牌照的私家車利用牌照優勢攜帶;三是雇人在通關處接應,行內俗稱“水客”。按照規定,在“合理自用”的範圍之內,通關時允許攜帶兩支無需報稅的紅酒。但開私家車的通常都是一箱箱的帶,遇到檢查才交稅,被查到的幾率並不高。   廣東省酒協流通分會會長李唐透露,很多酒商都是直接從香港拿貨,對於高檔紅酒銷量不大的酒商來說,“合理自用”的量也夠用了。

了解更多

香港紅酒拍賣 24瓶極品六公升Latour出列 0

中港澳新聞 🕔十月 26, 2008

【商報專訊】 海嘯衝擊行情 售價低於估值
  金融海嘯衝擊下,紅酒類高檔產品的銷情亦受到影響,但極品中的產品,也不乏受香港愛酒人士垂青。十月份一個外國名酒拍賣商來港舉行的拍賣會上,提供逾900種名酒進行拍賣,大部分以低於估價出售。成交價最高的是一批24瓶不同年份的葡萄酒,原估價達170萬元,最終以130萬元出售。有買家表示,可能受到近期經濟影響,大家出手都較為謹慎。紅酒零售商表示,近期紅酒成交量較平時下跌三至四成,相信這種情況仍會持續一段頗長時間。 美名拍賣商首次來港拍賣 美國主要名酒拍賣商Zachys Wine Auctions,日前首次來港舉行拍賣會,提供超過900種上乘名酒進行拍賣,吸引近150名來自中外的買家到場,包括商人林建岳、名媛何超瓊等。全日名酒拍賣氣氛不俗,但大部分名酒均以低於估價出售,全日總成交額為4134萬元,較原先估計的4800萬至7200萬元為低,成功出售的名酒共86%,其餘的因拍賣價過低而未能出售。 逾150中外買家競投 其中以一組24瓶由1982年至2005年出產的六公升Chateau Latour最受注目。拍賣底價為100萬元,原估價達170萬元,最終以全日最高價130萬元成交,連逾兩成的傭金,售價達157.3萬元,平均每支約5.42萬元。投得該批葡萄酒的孫先生表示,他是替中國的公司競投,每年都會用數百萬元購買名酒,今次除了這批名酒,他亦有競投其他酒類,全日用了約 200多萬元。他指出,今次以低於估價成交,認為物有所值。他說:「原本以為會多過170萬元,只用130萬元就便宜買到,都覺得值得!可能是經濟不太好,買家出手都謹慎了。」 擬每年舉辦三場名酒拍賣 專程由菲律賓來港競投名酒的Manuel H. Osmena亦指,可能受到金融海嘯影響,今次成交價普遍低於估價10%至15%,但他亦打算與朋友在拍賣會競投名酒。他稱,由於香港免紅酒稅,故認為價錢合理,而且投資紅酒比買股票好,因此會用盡「彈藥」競投。Zachys Wine Auctions INC.主席Jeff Zacharia表示,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成交價普遍較估價為低。他預料收入會減少約15%至20%,但認為實際影響不大。他稱,本港減免紅酒稅後,香港在亞洲是一個理想的紅酒中心,故計劃在本港每年舉行二至三場名酒拍賣會。 有紅酒零售商指出,今次金融風暴影響到紅酒成交量,9月和10月的紅酒成交量較平時下跌三至四成,與1997年金融風暴的情況相似,相信這種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了解更多

佳士得拍賣頂級葡萄酒 0

中港澳新聞 🕔十月 12, 2008

  佳士得拍賣行宣布,將於11月在香港舉行名酒拍賣會,拍賣250組佳釀。 佳士得國際部主管艾爾斯伍德在拍賣預展上表示,香港是世界重要的貿易中心,葡萄酒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今年2月底香港減免葡萄酒稅後,葡萄酒市場加速增長,希望這場拍賣會將為各國葡萄酒收藏家提供良好的機會。 他說,這次拍賣的焦點是來自拉圖堡的陳年佳釀,其生產年份在1865年至2005年間,全部由酒莊直接運到香港拍賣。其中,1900年產的一瓶1.5公升的葡萄酒估價在14萬至19萬港元,一瓶1961年產的6公升裝酒估價48萬至60萬港元。預計整個拉圖堡收藏將取得1千萬港元的成交額。

了解更多

葡萄美酒香誘人 投資品酩皆相宜 0

中港澳新聞 🕔十月 12, 2008

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business%20weekly04/default.asp?dt=2008-10-12&art=20081012look21ee.txt
  

了解更多

Debra Meiburg “亞洲" 葡萄酒大師 0

中港澳新聞 🕔九月 11, 2008

<文匯報>
   品酒師,似乎最近成為了人氣飆升的職業。事源香港剛剛和法國簽下葡萄酒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零關稅的實現,給熱愛葡萄酒的人帶來了福音。  目前取得由英國葡萄酒學院頒發的葡萄酒大師(Master of Wine)資格的人,全世界不超過三百個;而這些專業人士幾乎全部集中在歐洲、北美和澳洲地區,掌握著所有頂級葡萄酒的評判和鑑定大權。  定居在香港的美國人Debra Meiburg,本月剛剛通過該資格考試,成為了亞洲地區獲「葡萄酒大師」頭銜的第一人。  幾年前,Debra Meiburg在《南華早報》開設了介紹和推廣葡萄酒及其文化的專欄,以輕鬆幽默的筆法衝擊了品酒師因龐雜而生僻的專業術語而高高在上的特權。2007年,由500名業內人士投票,她獲選為「在香港最有影響力的葡萄酒記者」。  她的目標是從事葡萄酒教育,「我見過許多喝葡萄酒的中國人,他們在喝酒的時候,比西方人更像西方人。通常我都會告訴他們,丟掉西方的那一套吧,不要讓那些刻板禮儀毀了酒的醇美韻味。」美國人的直率和對虛榮的反諷,顯露無遺。記者找到她,請她分享品酒師的杯酒人生。  這位有著四分之一日耳曼血統的金髮女性,談起酒來,能一氣吐出十來種有關葡萄酒酸甜苦辣不同程度的形容詞,再吸一口氣,能繼續呼出十來種製造葡萄酒的各種漿果名,這般對味覺刺激精緻入微的描述功夫,讓人彷彿感染到了講者的敏感和細膩的情緒而不期然地被她所吸引。她說,那是一名專業品酒師必須具備的能力。語言,照亮了葡萄酒的茫茫世界。  但是,Debra Meiburg差點與葡萄酒擦肩而過。她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著名的葡萄酒之鄉索諾瑪(Sonoma),這裡輸送著全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葡萄酒,其品質的象徵—加州葡萄酒足以與葡萄酒王國法國所產的相抗衡。從小到大,葡萄酒如同家常便飯,觸手可及,但Debra不想做一名葡萄莊園裡的農民,於是大學選擇商科,並對語言和他國文化深感興趣,能流利使用西班牙語和德語。  若不是因為一次偶然的商務機會來到香港工作,Debra Meiburg現在也許仍是一個不安分的會計師。 自虐的品酒師考試  80年代中的香港,無論零售經營抑或國際連鎖店,葡萄酒都不像現在的枝繁葉茂,除了專賣店,那時的百佳、惠康還沒有專門的葡萄酒貨架,City Super更是不見蹤影。並不能常常喝到葡萄酒,這讓Debra開始有點思鄉。「就像香港人每餐都要喝茶,我無法忍受品嘗不到上好葡萄酒的生活,所以我決定自己解救自己。」於是,她報讀了香港葡萄酒協會開辦的鑒賞課程,沒想到興趣越來越大。  「剛開始我覺得葡萄酒是一種文化,要了解釀酒的歷史,還有所產國的風土人情,但後來發現它還是一種科學!必須記住不同葡萄的生長環境,比如氣候溫度、地理緯度以及土壤的酸鹼度,我原來很怕數學,但真的接觸到科學,覺得很神奇。」  學習結束後,Debra決定轉向葡萄酒領域的工作。她先後在香港、英國兩地的酒店及餐飲服務專科學院任教,同時也開始走訪世界各地主要的釀酒廠,親自參與法國、智利、新西蘭等國家產酒區的大型葡萄園的收採工作。不過,決定向葡萄酒專業領域裡最高級別的 Master of Wine資格挑戰,確實是憑著一股子衝動的,那意味著Debra往後五年的備考生活,每日8小時與葡萄酒的親密接觸。  「這是每一個品酒師都會嚮往的頭銜,但考試相當的嚴格,分在3天裡完成,共分為兩類,一類是筆試,問題涉及很廣,包括酒的歷史及釀製工藝、礦泉水的特色、葡萄的分類到市場行銷,另一類就是酒類的品嘗和鑒定。你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鑒別出十幾瓶來自世界各地無標籤的葡萄酒,比如葡萄的品種、酒的出產年份和產地。」為了訓練舌頭的敏銳性,Debra曾保持每周品嘗10瓶不同的葡萄酒,持續了2年,酒瓶子堆到無處可放,或者乾脆扔掉。「我曾一度擔心我們樓內的清潔工會因此而酩酊大醉。」 品酒師的魔力  整日與美酒為伴,聽起來品酒師的工作似乎充滿了浪漫,但原來貪杯是一大忌。  「品酒師重在『品』字,用舌頭和整個口腔感受酒,但極少喝下去,因為要保證腦子絕對的清醒,才能記住上千種味道。」  「一般人只知道酸甜苦辣,但品酒師會在舌頭上作進一步區分。比如舌尖對甜味特別敏感,舌中部對苦味的反應特別大,而辣味就能刺激到舌後跟,其程度大小取決於酒精含量的高低。但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判斷,還要根據各種味道前後的持續性來評價酒的優劣。」  除了考前訓練,Debra還在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會上擔當評審員,出席葡萄酒的學術會議等,「整個過程就像在跑馬拉松,不可以停下來。」自己受到最大衝擊的,還是看到了各地不同的酒文化。一次她去中國河北考察,在當地接待宴席上,有一位官員向她端起一杯葡萄酒示意歡迎,「先開始他像行家一樣搖了搖手裡的酒杯,並輕輕朝杯裡聞了聞,突然再次高舉酒杯大喊了一聲『乾!』,便仰頭一飲而盡。」場景至今還令 Debra印象深刻,「我的事業方向會偏重葡萄酒鑒賞方面的教育,中國人不一定非要步步跟著西方人學習喝酒,我只是試圖在兩種酒文化中找到平衡,讓喝酒的過程更加舒服。」 杯酒人生  一旦愛好成為了職業,Debra說,她需要重新劃定工作和私人生活的界線,於是給自己保留了一塊「無酒空間」,純淨水、果汁已讓她滿足。「葡萄酒令我快樂,但是各種酒會、比賽已經足夠,我需要保持對他們的熱情,而純淨水和果汁就是一些很好的調節劑。」  但也有讓Debra苦惱的時候,「自從我成為葡萄酒品酒師,我的朋友們上門做客再也不敢送我葡萄酒啦!」  Debra還是一位素食主義者,但這並沒有妨礙她對葡萄酒和食物的搭配,「葡萄酒和飲食的關係並不必然,相反,不少肉類的味道會掩蓋酒的地道香味。」  讓她選擇一款最鍾情的葡萄酒,Debra略微想了想,「應該是Red Burgundy。它的味道在於層次豐富但不濃烈,讓人聯想到優雅和性感,我希望我也是那樣。」在香港居住了20多年的Debra愛行山,愛逛街市,仍然保持著加州索諾瑪葡萄莊園的人對大自然的親近。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