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葡萄酒新聞

葡萄酒暈機浪 0

葡萄酒新聞 🕔九月 10, 2010

【明報專訊】我們都知道,葡萄酒是身驕肉貴的,儲存葡萄酒的其中一項規條,是不能受到震盪。
  影響香氣味道層次 葡萄酒坐在貨物郵輪上,經歷長途運輸後,會「暈船浪」。搖擺不定的航道、日夜與四季的溫差,會影響酒液的分子結構,因此對酒的香氣、味道、層次構成傷害。 理論上酒質愈細緻的葡萄酒,愈容易受運輸影響,因此有些酒商在產品抵步後,在葡萄酒倉內穩定一段時間才推出市面發售。 有些愛酒之人,每把珍藏的陳年老酒拿到餐廳開瓶時,也會提早一兩天,深信穩定勝於一切。近年香港成為葡萄酒拍賣會的熱門地,在目錄上的陳年珍品,常以直接來自酒莊作招徠,因為相信酒莊的地庫酒窖,是葡萄酒的五星級居所,品質來源最有保證。 酒液會「暈船浪」,也會「暈機浪」。機艙起飛和降落時所受的震盪,遇上氣流時的震動,對酒液構成影響,有些航空公司選酒,除了在地上品試,也有些品酒測試在飛機上進行。 平價酒抗「暈」力高 通常平價酒的抗「暈浪」能力較高,而當中又似乎澳洲葡萄酒略勝一籌,在多家航空公司的經濟客艙內,甚至歐洲航班都見其蹤影。另外Billecart-Salmon的香檳,也見於多家航空公司內,除了酒質水準不俗,大概抗暈能力也有不錯表現。 以頂級的貴價酒來說,Bordeaux又比Burgundy硬淨,國泰的頭等艙多年來都供應Chateau Lynch-Bages,卻不見Burgundy的身影,只有Air France仍然樂此不疲地提供。 執筆之際,正身處前往法蘭克福的經濟艙,提供的葡萄酒中,紅酒是來自法國南部的Vin de Pays,而白酒為澳洲出品的Chardonnay,只有一瓶汽酒是德國出品,德國的Lufthansa航空沒有盲目支持國產酒——愛國之際,都要問一問這個國家愛不愛你。

了解更多

利潤高風險大 投資名酒買回容易賣出難 0

中港澳新聞 🕔九月 10, 2010

拉菲葡萄酒   出自全球頂級酒莊的葡萄酒,價格逐年攀升,最熱門的一款可以買回一輛小轎車。眼下,高端葡萄酒收藏、投資熱在江城初露端倪,然而,回購渠道不暢、投資風險大,高利潤沒那麼容易吃到口。
    頂級紅酒一瓶賣7萬多元   “像產自世界五大酒莊之一——拉菲酒莊的葡萄酒,就是不少收藏家熱衷的極品。”昨日,麥德龍葡萄酒專員潘旻說,一瓶1982年的拉菲,目前市場價已達7萬元,兩三年前,該酒的市價不到4萬元。他稱,目前武漢市場上要現貨還拿不到,要訂貨才行。   現在,武昌麥德龍的“鎮店之寶”要數2000年的大拉菲,賣價3.9萬元,6年前,該酒的價格還在1.3萬元左右。他介紹,去年有一名男子一口氣買走了兩瓶。2007年的小拉菲(也出自拉菲酒莊),也從年前的2600多元漲到了現在的4200多元。2000年產的柏圖斯,目前市價在28990 元,去年市價在18990元,漲了1萬元。眼下,2009年的拉菲還未上市(2009年採摘釀造,兩年後上市),期貨價格已超4萬元。   記者看到,高端葡萄酒有專門的儲藏櫃,溫度控制在12攝氏度,櫃子上了鎖,要細看得找銷售人員開鎖。   頂級酒莊產量少顯珍貴   頂級酒莊頭牌酒的年產量在20-30萬瓶之間。有限的產量分散到世界各地市場,量少而倍顯珍貴,加上頂級紅酒可以長期存放,從而使這類酒隨著窖藏時間的延長而不斷升值。   據介紹,這些名酒大多出自世界五大名莊(拉菲、奧比昂、木桐、拉圖、瑪歌)。升值與否,年份也相當重要,因某一年的氣候條件格外好,這年採摘的葡萄便是年份酒升值的基礎。   武漢名酒回購渠道不暢   相比國內一線城市,武漢葡萄酒投資才起步。不少人因回收渠道不暢而放棄了。潘旻說,今年,一位顧客買走一瓶小拉菲,當時價格2600多元,漲到3600多元時,他拿著酒找到超市想回購。很遺憾,超市拒絕了。   “大多數客人買回家主要是為了收藏,部分有投資意識,但武漢的投資氛圍不濃,回購渠道也不健全,很多都是‘圈’內交易,進不了這個圈子,就是買回家了也難賣出去。”潘說。   投資利潤高風險也大   “葡萄酒投資並不適合所有人。”業內人士稱,一般來說,酒廠大批量生產的葡萄酒只適合飲用,只有知名酒莊生產的年份較好、工藝上乘的才能升值。   公認的世界五大酒莊出產的部分年份葡萄酒才具收藏價值,但這些酒價格高,保存困難,品質稍變都會影響酒的品質。此外,葡萄酒是否具有相應價值,很難判斷,不懂行,很容易吃虧。

了解更多

鏡頭之外-恩怨、衝突背後 誰是共謀? 0

台灣新聞 🕔九月 10, 2010

# 2010-09-04 # 中國時報 # 邱雯敏/台北報導
   你喝葡萄酒嗎?如果你自認是行家,而且經常追逐五大酒莊等世界名酒,那麼看完了《葡萄酒世界》,你會覺得自己是個傻瓜。  在台灣,品飲葡萄酒一向被視為品味的象徵,酒商為了說服消費者這支酒的珍貴性,往往會提出「這支酒得過Wine Spectator XX分,又被羅伯.帕克評了XX分」的論調,甚至直言:「我都是看這些分數來決定進什麼酒。」  ■米歇爾.侯隆 釀酒顧問狂人  喜愛葡萄酒、對葡萄酒有研究的人,絕對聽過米歇爾.侯隆和羅伯.帕克這兩位左右葡萄酒身價的頭號人物。前者是全球知名的空中飛人釀酒顧問,全球擁有400多個客戶,後者則是知名的葡萄酒評論家,他的評論足以影響大多數葡萄酒的價格,光波爾多產區,就有數十億美金的產值繫於他身上。  過去多半是透過書面報導,可以一窺這兩個重量級人物的所做所言,如今透過喬納森.諾西特的鏡頭,你不但可以一睹他們的風采,甚至可以從他們所吐出的一字一句,看到他們如何「影響」整個葡萄酒世界。  喬納森.諾西特的立場鮮明無比,在他的鏡頭下,米歇爾.侯隆的措辭猖狂,他說:「堅持葡萄酒的『多樣性』,就是造就這麼多爛酒的原因!」讓人看到他的笑容,都忍不住覺得邪惡。  ■羅伯.帕克 酒評左右價格  羅伯.帕克自認是毫不妥協,評論絕少出錯,他自評:「要說羅伯.帕克對後世的貢獻,那就是打造一個平等的立足點,在這個階級分明、菁英及保守份子掌控的社會,帕克從美國以及民主的角度,讓葡萄酒評論更普及民主,這深具革命意義!」  然而,導演以鏡頭不停互換的方式,呈現出兩人看似「交相賊」的互動關係,更透過英國倫敦佳士德拍賣公司葡萄酒部門主任麥克.布羅班之口,來抨擊這個關係結構,他說,「酒評家凸顯了釀酒師的重要,釀酒師則按照酒評家的喜好釀製葡萄酒。」是葡萄酒的「帕克-羅蘭化」。  ■企業野心 打不倒酒農的堅持  更犀利的是直擊美國最大的葡萄酒顧問公司Enologix,這家公司以數百萬元的價格,提供預測酒評家的品酒喜好的分析。總裁李歐.麥克羅斯基(Leo McCloskey)說:「我們對得高分的秘訣瞭若指掌,媒體對我們也相當支持。不管他們願意與否,他們必得站在我們這邊。」於是乎,如果加上台灣葡萄酒進口商的經營哲學,我們所看見的葡萄酒世界,似乎只有釀酒師、酒評家、酒廠加上媒體結合起來的共謀促銷。  這些只是《葡萄酒世界》這部紀錄片裡頭所談論的龐雜問題的一環,就此而言,可能會讓人感覺悲觀,然而除了商業的、野心勃勃的大企業家,導演也實地訪談法國和義大利堅守「風土地塊人文傳統」的地方酒農,從眼神和話語之中,仍能感受到他們捍衛葡萄酒核心價值的熱情。

了解更多

韓國料理該如何搭配葡萄酒 0

中港澳新聞 🕔九月 10, 2010

《華爾街日報》/ Helen Seunghee Yoon ──雖然現在很多韓國餐館都提供葡萄酒(尤其是那些供應烤牛肉的餐廳)﹐但多數人在吃韓國菜時還是不習慣點葡萄酒。啤酒和米酒是更為常見的選擇。
  但在新西蘭的葡萄酒經紀人霍爾(Joshua Hall)看來﹐隨著韓國料理在全球範圍內的風行﹐如何挑選與之搭配的葡萄酒也成了一個時髦的話題。霍爾說﹐看看那些美食博客﹐ 大家都想知道上韓國餐館時到底該帶什麼酒?去年年初﹐霍爾開設了一個網站:www.winekorea.asia 專門探討這一問題。就在最近他又發起創立了一個名為“酒神”(Bacchus)的組織。該組織由一群侍酒師、大廚和美食作家構成﹐專門推廣吃韓國料理配搭葡萄酒的理念。 在很多人看來﹐韓國料理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口味辛辣。但在霍爾看來﹐韓國菜的質地(texture)和咸度(saltiness)是搭配紅酒時要考慮的更為重要的因素。另外﹐韓國料理通常包含大量蔬菜﹐這一點尤為重要﹐是在選酒時需要首先考慮的因素。 霍爾說﹐如果一道菜放入了較多的蔬菜﹐那麼菜肴的風味曲線(flavor profile)會發生變化﹐變得更具泥土味(earthy flavor)﹐所以你需要一瓶能夠駕馭這種口味的葡萄酒。” 他認為蔬菜和含豐富單寧的葡萄酒不相匹配。因為富單寧的葡萄酒往往會蓋過韓國料理的豐富口味﹐無法為菜肴提供一種恰當的補充。同樣﹐酒勁大、度數高的紅葡萄酒也不適宜搭配韓國菜。霍爾認為﹐單寧含量適中、輕微或者沒有在橡木桶內熟成的紅葡萄酒是韓國菜最好的伴侶。白葡萄酒可以和很多菜肴搭配﹐而最百搭的莫過於玫瑰紅(Rose)了。 韓式綠豆煎餅(Bindaeddeok):這道菜由玉米面混入磨碎的綠豆﹐再加入豬肉、洋蔥、青蔥和泡菜做成。法國南部的純西拉(Syrah)或含有西拉的混合紅酒(Syrah blend)都是很好的搭配。 燒烤牛肉(barbecue beef):輕微或者沒有在橡木桶內熟成的美樂(Merlot)是不錯的選擇。 燒烤豬肉(Barbecue pork):豬肉常常先用鹽腌制過才進行烤炙。比較不錯的選擇是酒體適中的意大利古典索瓦精選幹白(Soave Classico)。 韓式蔥油餅(Pajeon):將青蔥、洋蔥和切片辣椒裹在面粉團內﹐然後油炸。口感醇厚、酸爽適中的雷司令(Riesling)幹白是最佳伴侶。 以下三道菜和口感酸爽的幹玫瑰紅(Rose)很搭:韓式蒸餃(Mandoo﹐用肉末、切碎的蔬菜和粉條做餡)﹔ 韓式炒粉條(japchae﹐蔬菜、雞蛋、肉絲以及粉條炒在一起)﹔石鍋拌飯(bibimbap﹐蔬菜﹐牛肉和米飯搭配辣椒醬拌在一起)。

了解更多

葡萄酒品酒散文集 上市 (陳新民) 0

特價區 🕔九月 2, 2010

日子可以隨意過,酒可是得揀著飲!
  由成語「揀飲挑食」的涵義,作者陳新民為他的品酒散文集結取了《揀飲錄》這樣文雅的書名。這句話原本是古人期許君子養身處事之道,以白話解釋,即:「有所吃、有所不吃」,並延伸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意義。以這樣的態度檢視「飲酒」這件事,更可突顯出品賞葡萄酒所該具有的「挑剔」心態。從酒、季節、酒莊、釀酒師,甚至到杯器、溫度、食物、場合等等,都需要仔細斟酌、用心計較,才能細細品味出每一滴珍醇佳釀的美好──這正是貫穿《揀飲錄》一書的主軸態度。 而平日浸淫在法學專業當中,空閒時分才能放鬆心情、徜徉在美酒領域的陳新民大法官,因著個人獨有的經驗與喜好,對於世界各地的稀世名酒,格外有品賞的心得。而他也不吝將這些難得的體會,累積成了近十五萬字的「零零落落而記」小文,成就了《揀飲錄》這一部精緻珠玉般的文集。文中不僅有特色名酒介紹、酒莊走訪之旅,更有許多唯獨資深品酒人方能積存的經驗分享。透過一篇篇的酒文散記,一同神遊在精選美酒的世界當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