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的葡萄酒是最好的﹐但也有例外的時候。 在1976年舉行的一場名為“巴黎之評”的品評會上﹐加州葡萄酒擊敗了波爾多和勃艮第最好的葡萄酒。從此之後﹐法國最好的葡萄酒和來自新世界的頂級佳釀之間的對抗賽一直是一項頗受歡迎並引發爭議的活動。 在這些評判活動中﹐要對葡萄酒進行盲品﹐就是在不知道每個杯中樣品身份的情況下對它們進行品評。然後把得分匯總整理﹐給每種葡萄酒一個綜合評分﹐最終評選出優勝者。 現在﹐這些新舊世界之間的對抗賽也來到了一向最青睞法國葡萄酒的香港﹐向權威、歷史和波爾多葡萄酒的品質發出了挑戰。這也是香港鞏固其作為亞洲頂級佳釀之都地位的舉措之一。 在香港最近舉行的一場波爾多葡萄酒對抗新西蘭葡萄酒的品評大賽上﹐一瓶價值275港元(約合35美元)的新西蘭葡萄酒位居第三﹐排名超過了拉菲-羅斯柴爾德 (Chateau Lafite-Rothschild﹐價值14,500港元)、拉圖(Chateau Latour﹐價值9,400港元)和瑪歌(Chateau Margaux﹐價值6,250港元)的酒﹐但它未能擊敗分列第一、第二的木桐-羅斯柴爾德(Chateau Mouton-Rothschild價值8,000港元)和紅顏容(Chateau Haut-Brion﹐價值6,000港元)的佳釀。 此次品評會在葡萄牙餐廳Club Lusitano舉行﹐彙集了來自香港葡萄酒行業的40位專家。居住在新加坡的葡萄酒大師麗莎•佩羅蒂-布朗(Lisa Perrotti-Brown)主持了這場由本地洋酒顧問公司Independent Wine Centre組織的活動。她說﹐“這種盲品可以讓你不帶任何先入為主的印象﹐而是完全專注於酒的品質和個人喜好。” 參加此次品評大賽的新西蘭葡萄酒採用的葡萄和某些波爾多葡萄酒所用的紅葡萄是同一個品種﹐這些葡萄采自吉布利特礫石區(Gimblett Gravels)﹐這個占地800公頃的葡萄生長區位於新西蘭北島東部的霍克斯灣(Hawkes Bay)。在這片砂礫土壤上種植的第一棵葡萄僅有30年的歷史﹐由於這個地區的夏季和秋季天氣炎熱﹐因此具有了獨一無二的風土條件。 新西蘭克拉吉莊園(Craggy Range)的首席釀酒師羅德•伊斯特霍普(Rod Easthope)說﹐“現在是內行看門道的時候了。”在吉布利特礫石區葡萄種植協會(Gimblett Gravels Winegrowers Association)於新西蘭和倫敦組織的類似品評活動中﹐這個酒莊也曾名列前茅。這些新西蘭葡萄酒每瓶的價格在225港元至550港元之間﹔此次獲得第三名的是梅森酒莊(Mission Estate)寶石級赤霞珠美樂(Jewelstone Cabernet Merlot)﹐每年的產量只有800箱﹐遠遠低於獲得冠軍頭銜的木桐-羅斯柴爾德葡萄酒25,000箱的產量。 其他來自新世界的酒莊和行業協會也正在亞洲舉辦類似的活動﹐力爭吸引亞洲人的味蕾﹐因為亞洲地區的消費者學習新事物很快﹐對於購買葡萄酒毫不吝嗇。例如﹐去年10月在香港舉行的全球頂級佳釀對抗賽上﹐來自智利的葡萄酒贏得了前六名中的五個席位﹐擊敗了法國拉菲、紅顏容和意大利西施佳雅(Sassicaia)、天娜 (Tignanello)等著名酒莊出產的美酒。今年5月﹐在一場被稱為“首爾之評”的品評會上﹐澳大利亞葡萄酒擊敗了以同一品種的葡萄釀制而成的法國頂級佳釀。法國葡萄酒也並不總是輸家: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名為“香港之評”的品評會上﹐波爾多紅酒的得分超過了葡萄牙頂級佳釀。 克拉吉莊園的伊斯特霍普說﹐“這些活動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宣揚我們的產品。一天下來﹐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