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葡萄酒新聞

西班牙葡萄酒業 寄望中國市場 0

外國新聞 🕔三月 12, 2011

  相比法國和義大利葡萄酒,甚至是近幾年來在中國頗為熱銷的澳大利亞葡萄酒,西班牙儘管是世界上葡萄種植面積最大、產量第3的國家,但其品牌進入中國較晚,銷售量也相對較小。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葡萄牙酒飲用人口的增加,西班牙葡萄牙酒業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西班牙葡萄酒市場研究室主任拉斐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西班牙對中國的紅酒出口呈現出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尤其是在2010年。根據西班牙海關提供的數據,截至2010年11月,西班牙紅酒對中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88%,達到3350萬歐元,而從出口紅酒的數量上來講更是實現了405%的增長,達到 4620萬升。這一統計數字所顯示的增長是非常讓人振奮,要知道在2003年時,西班牙紅酒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金額僅為110萬歐元。 拉斐爾說,對於西班牙的紅酒企業來說,中國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為了開發中國市場,西班牙企業進行了認真的“備課”,經過市場調研,西企業普遍認為,中國的紅酒市場分為兩大塊,一是價格較高的原裝進口紅酒市場,二是規模更大但價格較為便宜的灌裝紅酒市場。進入前一個市場有利於樹立酒莊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和知名度,後一個市場則更有利於促進中國紅酒消費的持續增長。但無論是哪個市場,都需要企業的專注度、投資、對市場的良好認知以及好的經銷商。 在記者的採訪中,不少西班牙紅酒企業紛紛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努力在中國市場站住腳跟。比如,西班牙著名葡萄酒品牌瑪達羅梅拉日前發佈了其2011年至 2015年企業戰略計劃,其中專門為中國市場制定了目標和計劃。該公司董事長卡洛斯莫羅對記者表示,為了更好地樹立其品牌形象,瑪達羅梅拉在上海專門設立了代表處,希望能夠通過該代表處的工作將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到2015年時增加至610萬歐元。托雷斯公司的公關人員也對記者表示,他們非常重視中國市場,計劃在未來加大在中國的市場宣傳。

了解更多

Barolo紅酒拍賣會 0

中港澳新聞 🕔三月 12, 2011

香港2011年3月10日電 /美通社亞洲
  第12屆Asta del Barolo意大利紅酒拍賣會為國際紅酒界盛事,將於今年3月13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晚上8時30分,於意大利、香港及新加坡三地將進行跨國拍賣。一如已往,今年的拍賣會將拍賣被譽為「御用之酒」的意大利Barolo紅酒,歡迎各界紅酒愛好者參與投標。香港方面的拍賣會將於IFC的H one餐廳舉行,屆時,在意大利Castle of Barolo Wine Museum的拍賣實況將會現場轉播到香港的H one及新加坡的Garibaldi Italian Restaurant。 今年的拍賣會將由Mr Giancarlo Montaldo擔任拍賣官,而來自意大利34個不同的酒莊將提供35組年份介乎1974年至2007年的珍藏紅酒作拍賣。得到意大利酒鄉 Piemonte區政府的支持,這次拍賣會預計可吸引一眾Barolo愛好者前來參與競投,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紅酒收藏家、愛好者、侍酒師及品評家等。 Asta del Barolo紅酒拍賣會由意大利的Accademia del Barolo (Academy of Barolo) 負責籌備,深受行內紅酒鑑賞家關注。這11人的籌備團隊以專門釀製名酒 Barolo的La Morra酒莊主人Mr Gianni Gagliardo為首,其他成員包括Azelia、Conterno Fantino、Cordero di Montezemolo、Damilano、Franco Martinetti、Michele Chiarlo、Paolo Scavino、Poderi Einaudi、Rocche dei Manzoni以及Vietti。 在過往的拍賣會中,大部份的拍賣品都由來自香港的投標者投得。大會相信在今年的拍賣會中,新加坡的投標者將會是香港愛酒之人的最大對手,預料競爭將會相當激烈。 參與拍賣的酒莊都曾獲得國際葡萄酒權威雜誌 Wine Spectator的高度評價,當中部份評分包括:Clerico (100分)、Scavino (99分)、Conterno (98分)、Rinaldi (97分)、Pio Cesare 和Rocche dei Manzoni (96分)、Cordero di Montezemolo (94分),以及Gagliardo 和Martinetti (93分)。這些酒莊的出品均受到紅酒愛好者的熱烈追棒。 是次Asta del Barolo紅酒拍賣會有不少焦點拍賣品,詳情請瀏覽:http://www.prnasia.com/sa/attachment/2011/03/20110310622210.pdf 參與香港拍賣會的來賓除了可競投上等的意大利Barolo紅酒外,更可同時享用由H one餐廳總廚Luca Signoretti及來自杜拜Roberto’s Ristorante餐廳的主廚Andrea Mugavero攜手精心打造的八道菜式晚餐,每位收費為港幣988元正另加10%服務費。 是次拍賣所得的款項將捐贈與柬普寨西哈努克的Don Bosco Hotel School,供校方購買教學材料及設備,令拍賣會更具意義。

了解更多

法國黃酒創天價 0

外國新聞 🕔二月 20, 2011

  一個業餘品酒團體5日以5萬7000歐元(7萬7000美元)破紀錄天價,在法國朱拉(Jura)地區的品酒節拍賣會上,買下1瓶237年前釀造的陳年葡萄酒。 品酒節創辦人巴竇(Bernard Badoz)說:「黃酒終於拍出高價。」 他說:「1瓶酒賣5萬7000歐元並非瘋了。」這瓶產自1773年分的葡萄酒,源自路易十五時期種植的葡萄藤,在路易十六時期收成釀製。 代表品酒團體買下這瓶酒的瑞士品酒愛好者薛佛瑞(Pierre Chevrier)對於拍價結果似乎並不吃驚。 他說:「我熱愛開瓶,我很高興買了這瓶黃酒,我將品嚐它。」 朱拉的黃酒是1種類似雪莉酒的白酒,在酒桶裡熟成時因為酵母作用而變成黃色。 法國朱拉地區阿布瓦斯(Arbois)的品酒節,本周末預計將吸引5萬人參加。品酒節上也提供2004年分的酒供來客品嚐。

了解更多

談加州葡萄酒 0

外國新聞 🕔二月 20, 2011

  加州葡萄酒統治著美國市場,按照加州餐酒協會(Wine Institute)2009年的行業報告,它的銷量占到了美國市場總銷量的60%。不過,到了亞洲,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亞洲,法國葡萄酒把持著高端市場,低端市場則擁擠著一大堆定價合理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葡萄酒。經常都得等到買完別的葡萄酒之後,人們才能想起加州葡萄酒的存在。 加州佳釀餐廳(California Vintage)正在拓展海外市場,並且把加州之外的第一家餐吧開在了香港,該餐廳首席品牌長蘇珊.達爾文(Susan Darwin)說,從全球範圍來看,加州葡萄酒可能是最不受人賞識的一種。接下來,達爾文對加州葡萄酒做了一個簡要的介紹: 一站式供應:加州擁有極其多樣的土壤和微氣候,因此就可以栽培品類繁多的葡萄。從西雅拉丘陵(Sierra Foothills)的崎嶇山地到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的坦蕩平原,不同的土壤培育出了風味各異的葡萄。 媲美法國:加州的地貌跟法國許多著名的葡萄酒產區相似。納帕谷(Napa Valley)就跟波爾多產區相去不遠,葡萄品種也差不多:白的有白蘇維濃(Sauvignon Blanc),紅的則有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和梅樂(Merlot)。另一方面﹐索諾瑪谷(Sonoma Valley)則接近於布根地產區和隆河河谷(Rhone Valley)﹐出產黑皮諾(Pinot Noir)和夏多內(Chardonnay)葡萄。 不過,加州可不只是窮人用來替代法國的東西—它還擁有一些本地獨有的葡萄品種。舉例來說,金芬黛葡萄(Zinfandel)就是加州的特產,因西雅拉丘陵的各家酒廠而名聲大噪。 小型酒廠:加州葡萄酒版圖的靈魂,是一些每年只釀幾千瓶酒的家族小廠。這一方面意味著許多加州葡萄酒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味道,另一方面也妨礙了加州葡萄酒進軍國際市場的腳步,因為它們的產量太低,只夠供應國內市場。 濃烈:很多時候﹐你都會聽人說起加州葡萄酒的「濃烈」特質。這個詞的意思是加州葡萄酒普遍具有濃郁的果香﹐味道因此就顯得更加醇厚。 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環保風潮已經席捲加州各地的酒廠﹐應運而生的是一大堆有機葡萄酒。 黃金一代:加州葡萄酒的消費者都比較年輕,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品酒新手,他們不太在意品牌,而且樂意嘗試新大陸的葡萄酒。當然,許多年紀較大的資深藏家也擁有成窖的加州葡萄酒收藏。

了解更多

中國葡萄酒 讓人歡喜讓人憂 0

中港澳新聞 🕔二月 20, 2011

  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 Research)為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Vinexpo)撰寫的一份報告稱﹐2009年中國生產了7,200萬箱葡萄酒﹐比上一年增加了 28%﹔2012年﹐中國預計將生產1.28億箱葡萄酒。該數字高於澳大利亞2012年的預計產量:1.21億箱。目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產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居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美國和阿根廷之後。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了中國人對優質波爾多葡萄酒的痴迷——尤其是中國人對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Rothschild)生產的葡萄酒的偏愛﹐但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報告提醒我們﹐在中國消費的多數葡萄酒是國產葡萄酒。在中國的宴席上開啟的葡萄酒更可能是一瓶長城或王朝葡萄酒﹐而不是法國的年份葡萄酒。 儘管產量增長迅速﹐但中國葡萄酒要想贏得品酒行家的尊重﹐還須繼續努力。比如﹐中國存在假酒問題:本週早些時候﹐《人民日報》報導了中國執法機構沒收75噸假紅酒的消息。此前﹐該報於12月發表了一則消息﹐內容是政府拘留了六名生產假紅酒的嫌疑犯﹐他們用化學品勾兌假酒﹐並貼上標籤冒充高級紅酒。 另一個問題是:許多國外葡萄酒迷仍將中國葡萄酒視為劣質貨。一位葡萄酒專家在英國報紙《每日郵報》(Daily Mail)上將未標明年份的張裕(Changyu)解百納形容為“汗襪子、刺鼻化學品和清潔液等量混合”的產物。這聽上去可是一點也不誘人。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