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葡萄酒新聞

品牌眾多難辨真假 葡萄酒市場期待有效監管 0

中港澳新聞 🕔六月 6, 2011

食品質量監管目前是我國的社會難題之一,作為特殊商品的葡萄酒,就更加困難。葡萄酒監管,雖然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均有涉及,但真空地帶仍很明顯。
  食品質量監管目前是我國的社會難題之一,作為特殊商品的葡萄酒,就更加困難。葡萄酒監管,雖然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均有涉及,但真空地帶仍很明顯。 據大眾日報5月25日報導,記者從日前召開的青島葡萄酒協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獲悉,近幾年青島已成為我國葡萄酒消費量增幅較大的銷售區域之一,大批國內外知名葡萄酒搶灘青島。在此背景下,葡萄酒的市場監管也上升為一個令人關注的話題。 品牌眾多難辨真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外葡萄酒開始進入島城。記者在青島市市南區南京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葡萄酒擺滿了整整兩個貨架,價格也從低到高品類繁多。記者就進口葡萄酒的來源詢問售貨員,得到的答復均是“原裝進口的”。 據記者觀察,這些擺在超市里的進口葡萄酒雖均貼有中文標識,但不具備葡萄酒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卻基本無法辨別這些酒是否真是漂洋過海而來。正在葡萄酒貨架前選購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看那些進口的酒瓶上都是英文標識,的確看不明白,但大超市里的,應該相對真的多一些吧。” 盡管王先生的話代表了諸多消費者的心態,但也有消費者向記者表達了一些擔心:這些葡萄酒中,甚至還有一瓶只賣20多元的,這對於原料、技術要求都不低的葡萄酒,顯然價格低得有些離譜。 個人辨別確有難度 那么對於葡萄酒,普通消費者是否具備辨別清楚的條件? 黃偉明是個法文說得比中文流利的華人,已經是法國華裔第三代了。他的身份是青島發博詩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2008年底,他和太太安娜來到青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從法國選擇地道的葡萄酒進口到中國。 “葡萄酒不只是一種產品,也是一種文化,而現在在中國能夠真正感受到這種文化的人還比較少。”黃偉明說,“葡萄酒是非常講究質量的,對於一般人來說,辨別好壞和欣賞雖然不是做不到,但確實需要有相當豐富的體驗。”黃偉明介紹,“選擇酒,現在很多國內消費者只看一個年份的產品,其實應該看一個品牌連續幾個年份的酒品質是否一貫的好。同時,要看瓶子上的酒標,上面一定要注明酒莊的名字、產地等信息。” 由中國煙草總公司山東進出口公司建立的煙酒名品連鎖在南京路出現有段時間了,該店周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原裝進口的酒越來越受歡迎,但的確有假的,消費者要仔細辨別。主要還是看酒標。”但他也強調了難度:有的進口葡萄酒是大桶裝進口以后,再用玻璃瓶分裝,有的則是原瓶進口,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的確很難辨別清楚。 監管尚有真空地帶 食品質量監管目前是我國的社會難題之一,作為特殊商品的葡萄酒,就更加困難。記者發現,葡萄酒監管,雖然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均有涉及,但真空地帶仍很明顯。 青島工商行政管理局李滄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商部門負責流通領域的監管,大部分信息來自群眾舉報。在檢查的過程中如果有必要我們會取樣本送檢,看檢測結果是否符合國家規定。在常規檢查中,工商執法人員主要是看外包裝是否有QS認證標識,其他產品信息是否齊全。進口的葡萄酒主要看是否有中文標識,必須有中文標識才能銷售。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檢查酒本身,而且一般工作人員也不具備葡萄酒專業知識。” 記者又就葡萄酒質量監管問題詢問了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其工作人員表示,該部門只對消費場所售賣的葡萄酒進行檢查,主要是酒店、飯店等場所。也就是說,生產環節也不屬於該部門監管。青島市質監局對記者的問題未作回應。 據了解,為了協調眾多監管部門的工作,青島市專門設立了食品安全辦公室,其綜合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涉及食品質量監管的部門有多個,很多時候需要各部門協作和溝通,這就是我們食品安全辦公室的職能。但食品質量監管是非常復雜的龐大的工程,的確還有些地方顧及不到。”

了解更多

暗生暴利 一個拉菲空瓶賣到2900 RMB 0

中港澳新聞 🕔六月 6, 2011

國人開始關注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的同時,各種“山寨”名酒迅速崛起。拉菲也像茅臺一樣暗生出暴利行業,國內一個拉菲空瓶竟然賣到2900元。
  國人開始關注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的同時,各種“山寨”名酒迅速崛起。拉菲也像茅臺一樣暗生出暴利行業,國內一個拉菲空瓶竟然賣到2900元。 據今日早報5月23日報導,至今為止,品酒專家仍對“誰是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爭論不休。不過,說到當今最貴的葡萄酒,非法國拉菲(Lafite)莫屬。至今它仍保持著單瓶最貴葡萄酒的紀錄:一瓶1787年的拉菲曾拍賣出10.5萬英鎊。對那些持“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心態的人而言,拉菲顯然是彰顯身份地位、標榜生活品質的工具。 有相關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近年全球葡萄酒消費需求小幅下降的同時,中國市場卻逆勢上揚,2008年中國葡萄酒銷量已超9億升,市場零售值達500億元。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波爾多葡萄酒在歐盟之外最大的出口市場。隨著未來葡萄酒需求與產量的進一步擴大,相關調查預計,2013 年中國葡萄酒產業收入將超過350億元,整個市場零售規模有望達900億元。 就在越來越多國人開始關注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的同時,各種“山寨”名酒迅速崛起,首當其沖的就有“拉菲”。 據了解,自去年來,中國質檢總局已在相關國際品牌的配合下,發起了多項專項治理行動,在廣東、河北等地查處了多家涉嫌仿冒“拉菲”的廠商。據了解,許多所謂的拉菲經銷商,非但不具備外貿資質,其自稱從海外進口的拉菲酒,大多是由河北昌黎、山東煙臺等地的勾兌灌裝廠非法生產,相關海關單據、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書等都系偽造。 同時,在制假風勢頭下,就連真品拉菲的空酒瓶買賣業也發展成暴利行業。據了解,如今許多不法商販紛紛通過網絡、非法廣告等收購名酒的空酒瓶。據相關調查披露,一瓶原價萬元以上的拉菲酒,其空瓶最高可售至2900元。 今年1月1日,上海聖皮爾(ASC)精品酒業宣布成為拉菲酒的東家、法國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DBR Lafite)在華的獨家經銷商,代理銷售其旗下的拉菲波爾多葡萄酒、拉菲智利酒、拉菲阿根廷酒和拉菲朗多克酒。涉及品牌包括:拉菲傳奇 (Legende)、拉菲傳說(Saga)、拉菲珍藏(Reserve Speciale)等。 有消息稱,今年3月,ASC 在滬舉辦了一場慈善現場拍賣會,銷售總額近1000 萬元人民幣。而據與會人士透露,當晚最高一件競價品為一套“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1945-2008垂直年份套裝,以175萬元成交。 然而,作為擁有法方唯一授權代理的“李逵”,ASC卻在近日國內部分媒體的報導中,被當作了“李鬼”。在相關報導描述中,在其“只有籃球場大小”的儲酒倉庫中,“堆滿多個仿冒法國葡萄酒品牌的產品,其存量可達千萬瓶。”令不少業內人士啼笑皆非。 同時,一些別有用心的廠商也利用大眾對專業知識的缺乏而大做文章。據了解,在今年3月全國展開的拉菲打假行動中,一款名為“拉菲帝國”(Lafayette Empire)的葡萄酒受到檢查人員的關注。在杭州某批發市場一些攤位,也曾被曝出售這種幾百元一瓶的“拉菲帝國”,然而在ASC酒業公布的相關品牌授權書中,記者卻并未發現“拉菲帝國”這個名字。 據了解,“拉菲帝國”是由法國一家注冊名為“Lafayette”的廠商生產,再由國內代理采購、物流及商檢報關等。盡管“拉菲帝國”的經銷商表示,該酒是符合雙邊貿易規定的原裝進口葡萄酒,與國內的“假拉菲”不同。然而有業內人士直言,這就是一種利用大眾的非專業性,企圖混淆視線的“擦邊球”行為。 業內人士表示,拉菲莊園每年在法國地區出產的拉菲傳奇等品牌葡萄酒(俗稱“大拉菲”)20萬至30萬瓶,其副品牌“Carruades de Lafite”(俗稱“小拉菲”)40萬瓶;有限的產量、不斷增大的市場需求,以及部分國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共同催生了“山寨拉菲”的猖獗。 杭州知名酒類經銷商、久加久酒博匯采購部經理曹宗明接觸過眾多紅酒愛好者及投資客。他表示,目前國內的“拉菲酒”主要有三種來源:“一種是經銷商自己赴國外原產地采購,通過正規海關進口、納稅的‘行貨’;一種是大家熟知的地下酒廠釀造、仿冒商標的假貨;還有一種就是俗稱的‘擦邊球’,即通過國內一些人在境外注冊的公司制造、再由國內經銷商‘引進銷售’,基本的手續全都有,品牌名稱也與‘拉菲’等名酒相差無幾,對不懂紅酒的非專業人士來說,迷惑性很大。” 他表示,近年來正品拉菲的價格水漲船高,漲幅驚人,從今年價格形勢看,拉菲還會繼續之前的增長勢頭。“目前我們出售的‘小拉菲’,每瓶進價也要近5000元,而在5年前,還不到千元。這種趨勢在‘大拉菲’上就更明顯了。” 曹宗明介紹,目前市面上的拉菲年份普遍以2007、2006年的為主,而2009年產的拉菲酒,大約要到今年10月份才上市。他坦言,許多消費者雖然有經濟實力,但一味沉浸在對名酒的憧憬中,會造成消費時的誤區。“許多顧客不明就里,看了電影、電視等相關信息,總以為80年代的葡萄酒一定是最好、最值錢的,其實對銷售商來說,采購年份較長的酒往往是有風險的,畢竟葡萄酒有保質期,經不起常年累月的磨損老化。一些顧客點名花高價買了80年份的拉菲,結果發現瓶塞老損、酒液變質等等,最後鬧得要退款,這樣的事其實雙方都不想發生。”

了解更多

香檳最高成交價_世界拍賣紀錄 0

外國新聞 🕔六月 6, 2011

ACKER MERRALL & CONDIT 沉船遺珍香檳拍賣會圓滿結束 兩瓶全球最古老香檳以逾61萬港元成交 亞洲買家以34萬港元投得Veuve Clicquot歷史名釀 擊敗美國藏家 **打破香檳最高成交價世界拍賣紀錄**
  全球最大名酒拍賣行Acker Merrall & Condit於6月3日在芬蘭奧蘭群島瑪麗港舉行沉船遺珍香檳拍賣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藏家呈獻兩瓶全球最古老、從一艘十九世紀沉船中打撈出之傳奇香檳;其中一瓶來自顯赫酒莊Veuve Clicquot的歷史傑作,由新加坡買家以43,630美元(逾34萬港元)投得,刷新香檳最高成交價世界拍賣紀錄,備受矚目。本次拍賣亦同場推出15批Veuve Clicquot酒莊直遞珍稀名釀。 本場拍賣引起全球各地藏家的激烈競投,競拍此起彼落,氣氛相當熾熱,最終一名新加坡藏家透過網絡投標,擊敗資深香檳藏家、知名美國地產企業家Robert A. Rosania,一連奪得兩瓶古老香檳,成就又一光輝耀目的世界拍賣記錄,轟動全場。在此之前,香檳世界拍賣紀錄由Acker Merrall & Condit於2008年所創,當時拍賣會上1959年Dom Perignon Rose以每瓶42,350美元(逾33萬港元)成交,而賣家正是Robert A. Rosania本人。 Acker Merrall & Condit 行政總裁John Kapon表示:「此拍賣的奪目成績令我們欣喜萬分!能夠夥拍奧蘭群島政府及Veuve Clicquot籌辦本次國際名酒界中意義重大的盛事,締造如此輝煌成績,我們實在感到非常榮幸。亞洲與美州藏家同場較勁,熱烈競投名釀瑰寶,造就非凡世界記錄,正好引證名酒市場邁向更國際化的趨勢。拍賣活動在景色優美、尤如世外桃源的奧蘭群島舉行,為整個盛事平添色彩之餘,更足見充滿熱情的藏家足跡遍天下,無論醇美佳釀何處何地,只要心頭好出現,都可見到他們的蹤影。」 奧蘭群島政府部門主管Rainer Juslin 表示;「本拍賣成績斐然,傳遞出強而有力的訊息,那就是全球最古老、最珍稀而至今仍可享用的香檳在奧蘭群島的土地上拍出!另外,拍賣所得款項撥捐慈善用途,包括改善海水水質等環保舉措,意義深遠。」 Acker Merrall & Condit 將於6月25日在紐約舉行下一場、同時是本季最後一場拍賣。 背景資料 2010年七月,潛水員於芬蘭自治省奧蘭群島對開波羅的海中一艘沉船,打撈出埋藏於海床接近兩個世紀的傳奇香檳,狀態完好。從中打撈出來的145瓶佳釀包括部分堪稱全球最古老的香檳,有出自Veuve Clicquot、Juglar與Heidsieck等馳名酒莊之傑作。

了解更多

小提琴家林昭亮/品嘗葡萄酒入門撇步 0

台灣新聞 🕔六月 6, 2011

2011/06/02 【聯合報/記者祁玲/專題報導】
  有心人面對浩瀚酒海,該如何下手?小提琴家林昭亮以自身經驗為例,先跟著懂酒的人一起品嘗,並從中學習區分好壞。他也會照著葡萄酒指南買酒來喝,但品嘗時「直覺很重要」。因為品酒和聽音樂一樣,喜好是很主觀的,最重要的還是能引起共鳴。 林昭亮認為,完美的酒食搭配是以當地產的葡萄酒搭配在地食材。 實踐上,他認為多喝是進入葡萄酒世界的不二法門。建議和朋友一次多買幾瓶,一起研究、討論,可激盪出火花,進而累積對各葡萄品種、產地特色的知識。 另外,他也不希望大家迷信價格貴的酒,價格可親且品質好的酒也有,只是要多花心思去找。他表示,偉大的酒固然無懈可擊,但重要的還是在於所開的那瓶酒,是否在當下帶來了品賞的樂趣。 林昭亮比喻,音響發燒友可以花50萬台幣購買相關設備,也可以花10萬元,但「50萬元的音響真的比10萬元的好5倍嗎?」事實上,除非仔細聽,否則聽不出細微的差異,所以「貴的好酒和不貴的好酒不見得差很多」,兩瓶酒都可以帶來樂趣。 話雖如此,林昭亮坦承,品酒的心態還是挺矛盾的。他一方面怕受名酒標籤影響,一方面又難以抗拒名酒魅力,「要拋棄迷思,是很難的。」 就像很多人迷信酒評家羅勃帕克(Robert Parker),會根據他的評分去買酒。林昭亮不諱言也會看帕克的文章,「大致摸清了對方喜好。」由於林昭亮和帕克都喜好口感濃烈的酒,所以儘管近年帕克頗受爭議,他還是比較相信帕克的酒評。 歸根究柢,林昭亮以法國勃根地的尋酒之旅為例,原本他看到勃根地以黑皮諾(Pinot Noir)釀的葡萄酒,「色彩和味道都很淡,打定主意不喜歡了,」但喝了6、7天下來,也能體會它的好,「可見不論是品酒還是面對音樂,抱持開放心胸是很重要的。」

了解更多

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 “美”食佐”美”酒 相得益彰 0

台灣新聞 🕔五月 22, 2011

以華盛頓州與俄勒岡州為首的美國臨太平洋西北地區(簡稱西北區)是葡萄酒的聚寶盆,這裡的葡萄酒擁有令人驚豔的品種與風格,讓人激賞的世界級好酒更是羅列成行。今年,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 (U.S. Northwest Wine Coalition)與國內七家知名的飯店/餐\廳,包括:台北國賓大飯店A Cut牛排館、西華飯店 TOSCANA餐\廳、維多麗亞酒店東餐\廳、君品酒店雲軒餐\廳、Danny & Company、 bar and restaurant a3、以及台南的Jack Wu Gourmet等,攜手合作共同推廣”地酒配地菜”的飲食概念,自即日起到五月底止,分別運用在相同風土氣候條件下蘊育的多種美國食材,搭配多款產自華盛頓州與俄勒岡州的紅/白葡萄酒及西北精釀啤酒,想要體驗”美”食佐”美”酒的天作之合風味,您絕對不能錯過這場難得的國際級餐\酒饗宴。
  西北葡萄酒與各式料理間可以擦出什麼樣的絕妙滋味?!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與國內七家知名飯店/餐\廳的合作,透過主廚高超的廚藝與烹飪巧思設計菜單,並結合侍酒師們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依照各式美國食材的特性及不同的烹飪料理手法,為消費者提供餐\酒搭配上的專業建議,打破一般傳統”紅肉配紅酒、白肉配白酒”的既定印象,推廣”地酒配地菜”的全新概念,例如,讓美國西北區的極黑和牛搭配華盛頓州的卡本內蘇維儂、牡丹蝦搭配俄勒岡州的黑皮諾等,自然的餐\酒搭配為整份菜單畫龍點睛,完美提升美國頂級食材的地道風味。 知名的美國侍酒大師Shayn Bjornholm:「葡萄酒與美食的搭配有幾項基本原則,像是菜餚的酸度,決不可超過酒的酸度,菜餚厚重的程度,必須要與酒質相合。其次,就是要先分析菜餚的內容,評估各方面的結構與氣味元素,像是甜、酸、辛香、厚重程度、香氣等等,接著就可以尋求香氣做適當的搭配,看看酒的香氣是否與之相合。」只要掌握這些原則,即使沒有專業的侍酒師或品酒師在身邊,您一樣可以找到搭配自己喜愛菜色的那支”美”酒。 西北葡萄酒兼具多樣與多變性!在風格上,擁有新世界澳洲與加州酒奔放的香氣與完滿的酒體,但也結合了舊世界法國與義大利慣有的優雅、土壤氣息,以及由酸度支撐的結構。新舊世界的美好之處,都交匯在美國臨太平洋的西北地區。其次,完美的葡萄栽植反映其成長的土地,這也是西北區葡萄酒成功\的竅門;最後,也只有親身品飲才能真正體驗到這些美好的事物! 在春暖花開的五月,民眾不妨藉由這個難得的機會,到合作的飯店/餐\廳好好享受一場國際級餐\酒饗宴;而平常因為工作忙碌而無法上餐\館的消費者,也不妨走一趟city’super超市,選購美國起司及西北紅/白葡萄酒酒,不管是一人獨享或揪團開趴,一舉兩得。 華盛頓州- 完美氣候成就完美的葡萄美酒 主要葡萄品種:夏多內(21%) / 麗絲玲(21%) / 卡本內蘇維濃(18%) / 梅洛(16%) / 希哈(6.4%) 近年來葡萄酒已經超越蘋果、櫻桃等成為華盛頓州最主要的農業產業,目前僅次於加州,為美國第二大產酒州。華盛頓州的葡萄酒產區位於北緯46-48度之間,是世界上高緯度的產區之一,葡萄成長的季節雖然比南部的產區要來的短,但因為一年有300天以上是晴天,日照時間長達17小時(是加州納帕河谷的兩倍),晝暖夜冷,日夜溫差可達15-20度以上,夏季白天溫度可高達攝氏30度,而夜間卻可降至攝氏10度以下,極大的溫差讓葡萄的皮更厚,可釀出更濃厚的酒體,並得以在酒中保留住清新的酸味,喝起來更具尾韻。 長時間的日照、乾燥的氣候、充沛的水源,以及白天高溫、夜晚極低溫的溫差條件,加上得天獨厚融合「舊世界」緯度與「新世界」氣候的釀酒環境,不僅有助於葡萄行光合作用、為葡萄酒色澤增色,也讓華盛頓州得以孕育出不同凡響、風格各異的高品質釀酒用的理想葡萄。 俄勒岡州- 每一瓶葡萄酒的背後,都有一段大地與人文的故事 主要葡萄品種:黑皮諾(50.6%) / 灰皮諾(33.5%) / 麗絲玲(15%) / 夏多內(9.3%) / 卡本內蘇維濃(3.4%) 俄勒岡州葡萄酒反映了當地栽植葡萄的絕佳風土以及釀酒師們的精心傑作。土壤、天氣、遍布全州晴朗的山坡地讓葡萄在夏天緩慢地成熟,並得以在秋天蘊育出複雜細緻的風味。不論是適合涼爽氣候生長的黑皮諾/灰皮諾、或是在溫暖氣候生長的卡本內蘇維濃/梅洛/希哈,俄勒岡州的葡萄酒都展現出優雅、清新、甘美的特色,皆風格獨具。 俄勒岡州的酒農與釀酒師是一群對這片土地充滿感恩的手工精釀葡萄酒的藝術家,他們了解風土對葡萄酒的重要也相信當地獨特的地質跟微氣候地理區可以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葡萄酒。俄勒岡州的釀酒師都是出自釀酒家族、農夫背景、以及愛好當地風土環境的專業人士,絕大多數的酒農都是小規模的葡萄酒生產者,每年大約僅生產5,000箱或更少產量的葡萄酒,因為他們相信悉心照顧到呵護葡萄酒的每個細節才得以成就絕佳的葡萄酒。 # # # 關於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U.S. Northwest Wine Coalition,簡稱NWC) 「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成立於1990年,為一非營利組織,由超過360間酒莊組成,共同目標就是將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的優質美酒推廣到世界各地。該聯盟的主要任務就是團結美國西北葡萄酒產區,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強大的影響力。該聯盟持續於世界各國協助開發新市場並推廣該產區葡萄美酒,成功\締造該產區出口成長與國際佳評。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