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中港澳新聞

紅酒基金回報勝股票 0

中港澳新聞 🕔四月 24, 2010

新報
  投資者為對抗通脹,近年積極尋求股票以外的投資項目,研究顯示,紅酒過去13年投資回報不僅跑贏美國細價股指數,其在兩個經濟衰退期的保值能力亦較其他投資產品為高。 要投資葡萄酒,除自行購買現貨外,最普遍途徑就是購買葡萄酒基金,最低入場費12萬元。 截至2009年1月止的13年,普通紅酒指數升1.2倍,中價及頂級紅酒回報更達1.7倍及4倍,遠遠跑贏Russell 3000指數(美細價股指數)的50%回報。此外,紅酒指數(Liv-ex)自2008年12月至今年初上揚18%。 Miller Tabak證券策略師Boockvar指出,近10年越來越多投資者尋求有保值作用的另類投資產品,令紅酒及藝術品等需求日增,情況就如黃金及原油期貨價格在需求推動下不斷上漲,現貨黃金已連升10年,期油亦漲見每桶84美元。 要投資紅酒,門路有三:現貨、酒花或基金。 買現貨雖然較簡便,但若保存不當,產品便可能貶值,結果得不償失。至於酒花,就是投資期貨,往往更考眼光,因為一般葡萄收成後要入桶釀製幾年才可入樽,在釀製期間便以酒花形式預售,價格當然比入樽時為低。不過通常要透過酒商買賣,亦會收取一定手續費。 港基金5年回報近八成 若認為買入現貨較麻煩,買酒花又自問沒有眼光,也可考慮另類的紅酒基金。紅酒基金在國外私人銀行市場上非常盛行,目前市場上規模較大的紅酒基金還有英國的頂級葡萄酒基金(Vintage Wine Fund)、佳釀基金(Fine Wine Fund)和澳洲的國際葡萄酒投資基金(International Wine Investment Fund),還有Orange Wine Fund,它投資紅酒與紅酒相關的公司。 有部份紅酒基金在香港成立,其中一間在港提供葡萄酒基金的公司叫做Chateaux Management Group(CMG),網址是www.winebond.com。 CMG在1998年成立,在歐洲、日本及香港都有業務,公司除了從事葡萄酒投資之外,業務還包括葡萄酒的推廣及分銷,以及舉辦豪華品酒旅程。CMG分別在 2002及2004年,在本港發行過一隻紅酒基 金,投資期為5年,最後總回報分別為79%及69%。 紅酒基金入場費不低,以個人投資者購買葡萄酒投資基金,最少要付出1萬英鎊(約12.2萬港元),頂級葡萄酒基金更要求10萬歐元(約106萬港元),除每年要付管理費外,在贖回基金時,更要按表現收取回報費用。

了解更多

首屆世界葡萄酒節 深圳開幕 0

中港澳新聞 🕔四月 24, 2010

  4月20日晚,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首屆世界葡萄酒文化節在深圳大鵬半島金水灣度假村拉開帷幕。深圳同時宣布將建立葡萄酒學院,培養葡萄酒生產和製作的各項人才。 本屆葡萄酒文化節的主題是「新世界‧新體驗,華世界‧華標準」,主辦者將通過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OIV國際葡萄與葡萄酒高級研討班、拍賣會、現場品鑑推介會、獲獎酒品展示等系列活動,普及和推廣葡萄酒文化,探討葡萄酒文化的歷史及未來發展趨勢,探索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開發和銷售渠道的拓展,希望國內外葡萄酒廠商更加關注中國大陸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共同推進中國葡萄酒文化向個性化、多元化的健康方向發展。 深圳是珠三角葡萄酒消費中心,繁華匯聚之地, 占盡天時地利,引領中國消費時尚,據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度,深圳口岸入境葡萄酒6000多批次, 約1035.5萬升,同比2008年增長35%;目前深圳上規模的生產、加工、經營及進出口葡萄酒企業超過800家。 首屆世界葡萄酒文化節是近年來大陸國內舉辦的最高規格的國際性、國家級、標準化的葡萄酒文化節。據悉,深圳近日也將建成大陸首家「葡萄酒學院」,訓練葡萄酒的種植、栽培、製作和品酒師等各種人才,為全大陸首家葡萄酒學院,將引進歐美最著名的葡萄酒師傅駐校任教,使深圳成為大陸最大的葡萄酒人才培養基地。

了解更多

葡萄酒專賣店就像遊樂場_聰明選購葡萄酒的秘訣 0

中港澳新聞 🕔三月 31, 2010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將陸續翻譯刊登美國著名葡萄酒專欄作家 Dorothy J. Gaiter和 John Brecher的《葡萄酒指南》。
  對我們來說﹐葡萄酒專賣店就象遊樂場。我們每見到一家賣葡萄酒的店都會進去逛逛。在一排排的酒櫃間徜徉﹐是多麼地快樂。熟悉的酒就像老朋友﹐令人開懷──“你看﹐他們也有一瓶Bully Hill”──看到以前沒見過的酒﹐那樂趣就更大了。但我們明白﹐很多人被葡萄酒店搞得暈頭轉向﹐無所適從﹐或者乾脆就令他們討厭。所有的葡萄酒﹐所有的標簽﹐以及所有瓶頸上掛的卡片都聲稱該酒被某個酒評家在某個種類的酒中評為90分(通常還是不同的年份)。葡萄酒貨架上陳列的所有的酒幾乎無一例外。 因此﹐太多的消費者被嚇退到他們熟悉的酒上去﹐比如味道一般般、稱不上美妙的霞多麗酒(Chardonnay)﹐不過肯定也還過得去。或者他們乾脆全憑標簽來選酒﹐正因為這一點﹐酒標上充斥著林林總總的小動物圖案﹐足夠填滿諾亞方舟的了。真是可惜啊﹐因為好葡萄酒店要提供不同價位且令人感興趣的酒﹐而且品種還要不斷地變化。 在這篇專欄中﹐我們要著重談談你應該買或遠離的酒。我們並不認為消費者在踏入葡萄酒店時都應該懷揣一張清單﹐上面清楚明白地羅列著哪些酒該買、哪些不該買。相反﹐我們儘量縮小範圍。我們的老讀者們應該已經大概瞭解哪些類型的葡萄酒最可能有好的性價比。即使我們自己──當我們步入大型葡萄專賣店時──也需要立即做出判斷:哪些角落里最有可能找到我們可以在下班後享用的酒。想必略懂賭博的人也都如此吧﹐即集中心思在最有勝算機率的遊戲上而避開其它的。 成功之訣竅 根據我們在過去幾年里為做這檔專欄而盲品葡萄酒的經驗﹐這裡有一些心得能讓你在逛葡萄酒店時將範圍縮小一點。不過有一點很重要:我們並不是說﹐我們建議跳過的那些酒櫃上沒有好酒可尋──當然是有的﹔但是﹐我們希望把重點放在隨便拿起一瓶酒都不錯的概率最大的那幾排酒櫃上。至於我們建議您避免的那些類別﹐我們將繼續進行廣泛的品嘗﹐至於何時回到這些類別上來比較保險﹐我們會告訴你的。其他人肯定會有不同的方法來解構葡萄酒店﹐但下面是我們的方法: 跳過盒裝和壺裝葡萄酒。這通常就把許多店中很大的一部分的酒排除在外了。儘管如今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美味的盒裝葡萄酒﹐也有一些不錯的壺裝酒﹐但這類酒還是留著到夏季開游泳池派對時再喝吧。 請跳過澳大利亞酒。如今﹐幾乎我們踏入的每家專賣店都充斥了澳大利亞產的葡萄酒。一些澳大利亞產的酒確實是好酒 ﹐特別是在一些不那麼大眾化的品種里﹐比如雷司令(Riesling)和知名的像格蘭許(Grange)那樣昂貴的酒﹐但是近來我們在品嘗了低價的澳洲產葡萄酒後﹐亮起了警覺的紅燈。 請各位忽視最大眾化的便宜的美國酒﹐其中包括美樂(Merlot)、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霞多麗(Chardonnay)。我們知道我們這樣說涵蓋的範圍太廣了﹐幾乎得罪了每個人﹔但是﹐我們數年里廣泛的品酒經驗告訴我們﹐這些酒中﹐輸家多於贏家。要在這些酒中找到物有所值的東西﹐其可能性是很小的。當然﹐其中也有些好酒﹐我們過去也寫過﹐將來肯定還會再寫。若你非買一瓶美樂不可﹐那你得準備花20美元以上。 除非你專門在尋找一個特殊場合飲用的酒﹐那你就繼續前行並繞過擺滿非常昂貴的波爾多酒的櫃子吧﹐ 一直走到放著中等價位的波爾多酒(Bordeaux)的區域﹐那些酒的價格在50美元以下。我們發現﹐對於這樣的價格而言﹐這些酒往往能達到為一頓上好的牛排那樣的美餐佐餐所需的檔次。低價波爾多也值得你試試運氣﹐因為有時它們可能埋藏在最劃算的10美元價位的酒里。只是別指望你能認識其標簽﹐甚至很多情況下你連酒名都叫不出﹐這些酒之所以廉價﹐是因為幾乎沒有人聽說過它們。通常我們會跳過紅勃艮第(Burgundy)區﹐但我們永遠不會放棄它們﹐因為﹐ 當它們處於最佳狀態的時候﹐會是世上最佳最性感的的葡萄酒﹐但它們過於注重細節﹐選錯的風險極高。 產自南美、南非、新西蘭和西班牙的酒永遠值得仔細看看。店裡總是有產自這些地區的新酒﹐而價格也常常很劃算﹐因為這些酒正試圖開拓美國市場。 若要買紅酒﹐那就到意大利酒的區域去找產自皮埃蒙特(Piedmont)地區的酒。當你看到昂貴的巴洛羅(Barolos)酒時﹐你就知道已來到這個區域了。但即使你不想買佐晚餐喝的昂貴的酒﹐這裡也是個物有所值的酒的金礦﹐如巴伯拉-阿爾巴(Barbera d’Alba.)。我們在皮埃蒙特(Piedmont)酒中找到滿意品種的運氣比托斯卡納酒(Tuscany)要好﹐但在酒的活力和佐餐適合度方面﹐高檔的基安蒂酒(Chianti)仍然很難被超越。 有關紅酒 仍然談紅酒。請閉上眼睛隨便拿起一瓶價格在20美元上下的美國產黑比諾(Pinot Noir)。想想這種葡萄在美國的種植幾十年來被認為是個失敗例子﹐我們卻驚奇地發現在如此短時間里它能有如此的進步。即使商店裡最普通的牌子﹐像肯德爾 -傑克遜酒莊(Kendall-Jackson)和貝靈哲酒莊(Beringer)﹐也能釀制出口味不錯但價格極其劃算的黑比諾酒。這種葡萄酒能與各種食物搭配。美國紅葡萄酒中的另一個不錯的選擇是西拉(Syrah)﹐現在一些美國酒商稱其為設拉子(Shiraz)。小希拉(Petite Sirah)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葡萄品種﹐但它可能會擺放在西拉酒一類里﹐這種酒也通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您選擇小希拉﹐那就準備好品嘗真正具有活力的酒。 說到白葡萄酒﹐我們會買任何地方產的白蘇維翁(Sauvignon Blanc)﹐因為一個接一個國家正在釀制此類美酒。一般來說﹐我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到法國產的白葡萄酒上:米斯卡代(Muscadet)﹐桑塞爾(Sancerre)﹐武弗雷(Vouvray)﹐任何來自阿爾薩斯(Alsace)的酒都不錯的﹐我們甚至會買更便宜的白勃艮第酒﹐如梅肯(Macon)和聖佛蘭(Saint-Veran)。 以上是粗略的介紹。但你若想知道得更詳細點﹐這裡還有兩個建議。首先﹐尋找對你來說是新的品種。要知道﹐美樂作為美國品種在1972年時是屬於新面孔﹐而在1998年大多數人還沒有聽說過設拉子﹐而阿根廷葡萄酒在幾年前開始在市場上變得火爆之前﹐馬爾貝克(Malbec)還很少為人知曉。世界各地的釀酒商正嘗試用更多不同種類的葡萄釀酒﹐這意味著商店裡不同品種的葡萄酒琳琅滿目。如果您看到來自加利福尼亞的瑪珊(Marsanne)或從智利來的卡蒙(Carmenere)﹐你很可能會有一段有趣的體驗。 第二個建議是﹐給小作坊們一個機會。經營小酒廠不容易。所有美國的小酒廠向來抱怨他們的酒要分銷到很多州是多麼難﹐而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小酒廠也抱怨他們的酒要進入美國是多麼難。小酒廠往往能釀制出具有特別個性的酒。你可能不會讀到對這些酒的評論﹐他們可能是店裡唯一的沒有掛著90點評分標簽的葡萄酒﹐但那只是因為這些酒很罕見。今年﹐如果你決定只買從未嘗試過的酒﹐倒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新年目標﹐即使那意味著你會在我們建議你該避開的櫃子上搜尋。這實際上又讓我們想到了另一個新年目標:今年不要讓酒評家替你做決定。儘管多聽聽各種渠道的建議會有所裨益﹐但只有你自己的體會才是最重要的。信任你自己的味蕾。

了解更多

中國人越來越喜歡法國葡萄酒 0

中港澳新聞 🕔三月 13, 2010

波爾多葡萄酒
  法國葡萄酒在全球銷量大跌之際在中國市場銷量大增。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歐洲之外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最大消費市場。 在法國葡萄酒2009年銷量大幅下降之際,中國市場異軍突起,為面臨危機的法國葡萄酒業扮演了「及時雨」的角色。 波爾多葡萄酒交易機構CIVB總裁沃龍涅在記者會上說,中國已經成為歐盟之外的最大法國酒消費市場。他讚揚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在法國酒消費方面的「巨大活力」。 法國酒商機構DIVA負責人讓·皮埃·朗斯瓦說,中國的法國酒市場三年前開始顯露生機,之後每年都以令人驚喜的速度發展。 波爾多葡萄酒2009年的總銷量為2.06億瓶。銷售量同比下降14%,銷售金額下跌23%。 而遭受打擊最嚴重的則是法國葡萄酒的傳統市場美國、英國和比利時,三地分別下降44%,33%和16%。 但與此同時, 2009年中國市場消費法國葡萄酒1370萬公升,銷量飆增97%;消售額達到7400萬歐元,增加40%。 作為另一個市場的香港2009年消費420萬公升法國葡萄酒,銷售金額達1.09億歐元。

了解更多

港人愛喝葡萄酒 年消耗量超日星 0

中港澳新聞 🕔三月 7, 2010

【明報專訊】
  葡萄酒文化在香港愈吹愈旺,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是亞洲區最成熟的葡萄酒市場,葡萄酒消耗量持續上升,適齡人口的人均年消耗量高達3.6公升,明顯領先日本及新加坡的2.5及2.1公升,估計至2013年,香港的葡萄酒年消耗量增幅將逾七成,年消耗量將逾5750萬支。港人最愛的是法國葡萄酒,每3支葡萄酒中,便有一支來自法國。 Vinexpo委託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The 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Record」(IWSR),進行2010年度市場研究報告,顯示自2008年2月港府取消葡萄酒稅後,香港葡萄酒消耗量明顯攀升,2004至2008年香港葡萄酒消耗量急增至76%,預測2009至2013年的增幅為71%,由2004至2013年10年間估計總增幅高達2.7倍。 08年免葡萄酒稅 消耗量急增 報告又指,免酒稅令廉價葡萄酒更受歡迎,預料2008至2013年間,單價5美元(約39港元)以下或5至10美元(約39港元至78港元)的葡萄酒,消耗量分別有1.7倍及1.4倍的增幅。 最大型酒展 5月來港舉辦 全球最大型葡萄酒及烈酒商貿展Vinexpo將於5月25至27日第3度來港舉辦展覽,今次有歷年來最多的800個參展商,比兩年前上屆展覽增加100個,場地面積亦較上屆擴大兩成至8500平方米,新增展國家包括印度及羅馬尼亞,預計屆時將有95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酒商業界人士雲集香港。 Vinexpo Asia-Pacific行政總裁Robert Beynat認為,亞洲已成為全球葡萄酒業界最舉足輕重發展的市場,尤其是中國(包括香港)及印度,預期來自兩地的業界亦會比上屆多。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