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Archive

2011 波爾多 「釀酒師的年份」 0

外國新聞 🕔四月 29, 2012

波爾多終於在2009的世紀年份、2010的絕佳年份之後;在2011年迎來了天候有大幅變化的「釀酒師年份」。
  這是一個被認為將會有極端表現,需要有經驗豐富的釀酒師在正確的時間點做出適切的判斷,才能主宰成敗關鍵;更需要仰賴人力而並非像過去那樣單單仰賴自然就能輕易成就好酒的年份。事實是,2011年的天候狀況也能以「極端」來總結,不但氣溫總是在過冷和過熱之間擺盪、連降雨都遊走在乾旱和過於潮濕之間;在本來應該溫和的春季就出現了直比夏天的前所未有高溫;夏季的持續乾旱甚至讓波爾多在六月就出現了讓葡萄樹幾乎要被「烤乾」的40度高溫,卡本內的收成甚至因此就損失了近兩成,葉子生得更寬闊的梅洛則稍微幸運地勉強逃過一劫。 收成前的八月降雨,在某些地區造成了風味被稀釋的問題,就在等待收成的九月初,猛烈的冰雹更在 St Estephe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整體來說,在夏季降雨甚至不及往年一半的2011年,雖然因為低於以往的七、八月均溫,而在部分產區對紅酒品種造成成熟度不佳的負面影響;葡萄在成熟度上的個別差異以及潮溼所帶來的霉害也表示,2011年的波爾多會因為需要進行嚴格的篩選,而成為一個在產量上相對偏低的年份。甘於冒險的決心,在這樣的年份也變得格外重要,只有那些願意冒險等到葡萄完全成熟才開始採收的酒莊,才能避免未熟單寧帶來的澀味,仍然獲得成熟度絕佳的果實。 幾家歡樂幾家愁,對白酒而言,無論甜或不甜,2011年反而都是一個相對傑出的年份。夏季的低溫讓白酒品種因此都具備陳年所需的清新酸度;對貴腐甜酒而言,除了同時保有清新的酸度之外,以往總是因為三三兩兩、慢慢吞吞地產生而讓生產者大為頭痛的貴腐葡萄,竟然都在2011年像是被一聲令下地來得整齊又迅速,在麻煩的年份可能要分好五、六次甚至更多次數才能完成的採收,這次竟然只要兩三次就能大功告成。 至於那些可能真讓人傷腦筋的紅酒,如今多數品嚐過新酒的酒評家們都同意:唯有那些最頂尖,擁有最雄厚財力、最豐富人力資源能應付繁雜更勝以往的葡萄園工作、在各方面都願意進行最嚴格篩選的酒廠,才可能產出風格優雅細膩的古典年份。這些最頂尖的酒廠,能透過對葡萄品質的嚴格篩選,而依然保持清新的酸度,有足夠的單寧和酒精構成典雅的結構,達到整體的均衡;至於那些疏於篩選葡萄、重視產量甚過品質的酒廠,則很可能會出現風味和濃縮度不足的問題。總的來說,種植在粘土和石灰岩土壤上的梅洛、種在礫石土壤或礫石混和粘土的卡本內蘇維濃;所有的卡本內弗朗,都是在這個極端年份適應較佳的紅酒贏家。不只聖愛美濃的生產者開心地表示,2011是個絕佳的卡本內弗朗年份;波爾多右岸主要為粘土和石灰岩土壤為主的梅洛產區,生產者也都表示2011年的梅洛可口極了。 至於價格,由於外在經濟環境並不穩定;因此一般預料,波爾多的酒莊應該會有所節制,以一種更平穩的心態、比去年可能收斂兩三成的價格,來面對這個天候極端、得來不易的2011年。

了解更多

紅酒一枝獨秀 氣泡酒成長快 0

台灣新聞 🕔四月 21, 2012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紅酒、白酒或氣泡酒,哪種葡萄酒才是國人最愛?調查顯示,紅酒佔我國葡萄酒消費的市場之最大宗,比重達八成七,至於氣泡酒(含香檳)雖然只有極小量,但成長率最為快速。 另外,在葡萄酒進口來源當中,在我國擁有最高市佔率為法國,比重達四成三。 葡萄酒屬於釀造酒,種類可分為紅酒(Red Wine)、白酒(White Wine)、玫瑰紅(Rose Wine),前三者皆屬於「靜態」葡萄酒,也稱「無氣泡」葡萄酒;其他種類還有氣泡酒(Sparkling Wines)。 在各類葡萄酒當中,「紅酒」是台灣人的最愛,幾乎成為葡萄酒的代名詞。數字會說話,根據「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展」(VINEXPO)調查,2011年國內紅酒消費量為156萬箱、佔整體葡萄酒比率達87.6%;在白葡萄酒方面,儘管也有不少消費族群喜愛,但實際消費量為17萬箱、僅佔9.6%。 橡木桶洋酒董事長陳春安表示,以法國為例,紅、白葡萄酒比重約七比三,但白葡萄在國內連一成都不到;主要是一般消費者對紅酒較為熟悉,加上台灣婚宴都喜歡用紅酒來宴客,使得紅酒銷售「一枝獨秀」。 在氣泡酒方面,台灣去年消費量僅5萬箱、佔整體2.8%,不過,若從2006年至2011年計算,成長幅度達六成六,遠遠超過紅酒的二成八。 陳春安說,氣泡酒原本量就小,成長的空間自然比較大,現在銷量最好的是法國各種口味的水果氣泡酒,每瓶不到台幣300元;至於每瓶千元起跳、來自法國「香檳區」的香檳,由於屬於高價位,成長速度較慢。 此外,有「世界紅酒王國」之稱的法國,是台灣市場最受歡迎的葡萄酒;根據VINEXPO報告,2010年法國葡萄酒在台灣消費量為68萬箱,並且大幅領先第二、三名的智利與澳洲(在台消費量同為19萬箱)。

了解更多

研究發現: 適量飲紅酒 或有助抑制肥胖 0

外國新聞 🕔四月 21, 2012

不少人知道,紅葡萄酒有益心臟健康。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紅酒中一種化合物可能抑制脂肪細胞生長,因此適量飲用紅酒或有助保持苗條身材。
    紅酒進入人體後,其主要成分白藜蘆醇自動轉化為化合物白皮杉醇。經過消化和分解,酒精和白皮杉醇進入血液,“攻擊”身體脂肪細胞堆積的部位。美國珀杜大學食品科學副教授金基洪(音譯)在測試中發現,白皮杉醇“粘上”新生脂肪細胞的胰島素受體,阻礙細胞生長或粘住其他細胞。   英國《每日郵報》12日援引金基洪的話報道:“由於白皮杉醇的存在,你可以看到新生脂肪細胞的生長遭阻礙或完全抑制。”   金基洪說:“白皮杉醇改變了脂肪生長,即新生脂肪細胞成長為成熟細胞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基因功能和胰島素活動。”   金基洪說,新生脂肪細胞尚未累積脂質,需要10天以上才能成為成熟的脂肪細胞,白皮杉醇有足夠時間進入人體,抑制脂肪細胞生長。   他說,脂肪生成過程是一個重要的分子目標,白皮杉醇正是通過“攻擊”這一目標來阻礙或抑制脂肪細胞堆積,防止身體長胖。   研究人員認為,化合物白皮杉醇也有助預防心臟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   這項研究結果由最新一期美國《生物化學雜誌》半月刊發表。金基洪帶領的研究小組正著手測試其他化合物,看是否還有類似作用的物質。   白皮杉醇存在於紅葡萄的皮和籽以及藍莓、百香果等水果中。   金基洪計劃繼續動物實驗,弄清如何讓白皮杉醇盡可能久地保持活性,以便進入人體,有效抑制脂肪生長。   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發現能夠鼓勵達到法定飲酒年齡的消費者適量飲用紅酒;也希望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生產白藜蘆醇或白皮杉醇補充劑,惠及未到法定飲酒年齡的人。   對紅酒愛好者而言,這一發現讓他們又多了一個喝紅酒的理由。不過,仍要切記適量。當然,不要期待紅酒是減肥的靈丹妙藥,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日常鍛練。

了解更多

紅酒指數上揚 市場信心回穩 0

中港澳新聞 🕔四月 21, 2012

  紅酒指數一向被市場視為景氣的先行指標,代表全球富有消費者對景氣的看法,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自2008年迄今,於紅酒指數上漲的月份,當月或次月的S&P500指數亦同步上揚,上漲機率高達7成。受到歐債問題影響,恐慌指數攀升,紅酒指數亦受到影響,但隨今年希臘債務情況緩解,國際紅酒價格出現止跌回穩現象,年初迄今倫敦酒類交易所(Liv-ex Index)之紅酒價格指數上漲2.52%,顯示富豪對全球景氣的信心增加。 根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VINEXPO)研究,去年中國已超越英國,成為美、義、法、德之後第五大消費國,VINEXPO並進一步預估,2011年至2015年亞洲市場的葡萄酒及烈酒銷售量會大幅提升,可望佔全球成長53.7%,且又以中國為最重要。瑞士寶盛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意芝表示,2011年中國酒類消費較2010年增長19%,其中以進口葡萄酒為大宗,未來將成為全球紅酒銷售的主戰場,將有助於法國、澳大利亞以及義大利等釀酒業者獲利表現。以紅酒製造與經銷商的領導廠商Davide Campari-Milano集團為例,2011年銷售總額為1,274.2億歐元,稅前盈餘達到325.8億歐元,同比增長10%,表現亮眼。 瑞士寶盛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意芝指出,高單價酒品也屬於精品的一種,以2000年Lafite Rothschild紅酒為例,目前均價來到3336美元,相當於新台幣98512元,酒業獲利佳也將帶動精品集團的獲利表現。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從紅酒指數緩步走穩,足以嗅出金字塔頂有錢人對市場景氣樂觀之看法。黃意芝表示,年初迄今美林時尚生活指數上漲近20%,德意志全球奢侈品指數亦有12%以上的漲幅表現,分析美林時尚指數成分股,預估第一季企業獲利成長可達10.69%,遠優於S&P500指數各產業財報預估。

了解更多

發展葡萄酒關鍵在文化而非資本 0

中港澳新聞 🕔四月 21, 2012

  近年來,中國的葡萄酒消費市場快速升溫,在拉菲等國際頂級葡萄酒的“啟蒙”下,整個葡萄酒產業的價值中樞得以大大提高。在葡萄酒價格迎風飆漲的背景下,各路資本蜂擁而入。在國內,茅臺、古井貢、青島啤酒、匯源果汁等各大飲料企業紛紛上馬葡萄酒生產線,西南證券、中信國安等業外資本也在積極佈局葡萄酒行業。在國外,不少企業(如寧夏紅集團)和名人(如姚明、趙薇等)紛紛走出國門,直接購買當地酒莊,不僅獲得了葡萄園,更是獲得了大塊的土地和建築,頗有些“葡萄酒地產”的韻味。除此之外,葡萄酒在中國也已經快速的完成了其金融屬性的“附體”,不少葡萄酒交易所/中心紛紛閃亮登場。   但是,在葡萄酒消費量、消費額突飛猛進的背景下,中國的葡萄酒上市公司並沒有獲得同比的發展。數據統計顯示,A股市場上僅有的5家以葡萄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中,有3家均為ST公司,由此可見,葡萄酒概念的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不僅沒有形成氣候,更缺乏業績支持。數據顯示,國產葡萄酒的盈利能力過去幾年持續下降,毛利率已經從40%左右下降到30%左右,而且還會繼續下降。   因此,通過排除法不難看出,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紅火背後,主要是國外進口葡萄酒在做推手。從2007年至今,進口葡萄酒占國內葡萄酒消費量的比重從不到5%提高到24%左右,5年之間翻了將近5倍。   被快速催熟的葡萄酒市場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其他行業曾經的教訓,就是“亂”字當前,國產葡萄酒和進口低端葡萄酒紛紛披上進口高端葡萄酒的外衣,市場上魚龍混雜,“李鬼”的數量遠遠多於“李逵”,使得消費者越來越把葡萄酒視為“雷池”,不敢輕易出手。   那麼,對於中國葡萄酒行業而言,在進口高端和低端葡萄酒前後夾擊的情況下,如何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空間呢?即將出臺的葡萄酒產業十二五規劃提高了生產和流通的門檻,但是,這僅僅是有助於減少內耗和內戰,並不必然能夠保證中國葡萄酒行業未來能夠誕生出和國際品牌比肩的產品。   其實,拉菲等國際知名葡萄酒品牌贏得市場的關鍵,不在於大規模生產和標準的統一,而在於其深厚的歷史文化。說白了,拉菲、拉圖、瑪歌等五大名莊賣的不是工業化、現代化,而是文化。而這一點,恰恰是中國葡萄酒企業所先天欠缺的。茅臺、五糧液等白酒企業,其實賣的也是文化,但是,茅臺、五糧液很難把其白酒文化給嫁接到各自的葡萄酒產品上,因此,大量白酒企業紛紛試水葡萄酒業,無非是利用已有管道和白酒品牌,來個一菜多吃而已,單就葡萄酒而言,很難再造出一個葡萄酒行業中的茅臺和五糧液。   如此而言,並不是說中國葡萄酒產業衹能困守“沒文化”的局面,而是要為目前各路資本的大幹快上敲一下警鐘。葡萄酒行業的金字塔在文化,這是需要長期沉澱和積累的,比拼的不僅是種植規模和生產線。如果真的有志於葡萄酒產業,那麼應該做好幾代人的準備。當然,在目前情況下,這似乎有些不太現實,因此中國資本對法國波爾多地區酒莊的併購也層出不窮,意欲連文化一塊買來。不過,從現有情況來看,鮮見成功案例。   葡萄酒消費的背後是“慢生活”,對於希望快進快出的資本而言,或許並不適宜,因此最好還是別來添亂了。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