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台灣新聞

創新中式料理搭配葡萄酒 0

台灣新聞 🕔六月 28, 2010

國際性餐飲創舉!開平餐飲學校與ATO合作,針對美國葡萄酒特性,研發創新中式料理,預告中餐搭配葡萄酒餐飲新潮流。
  美國在台協會農業辦事處(ATO),以及美國西北葡萄酒聯盟,提出中餐搭配葡萄酒研發的構想,透過百彥餐旅人力銀行引薦及協助規劃,由開平餐飲學校今年高三有興趣參與的學生,成立葡萄酒搭配中餐專班,進行研發。 這是國內餐飲學校第一次參與中餐與葡萄酒搭配研發。在開平餐飲學校中餐教學行政主廚劉冠宏師傅指導下,學生組成五個研發團隊,每團隊選定一款葡萄酒,針對葡萄酒特性,各研發兩道可搭配的中式料理,共計10道料理。研發成果於6/1圓滿落幕,發表會有台灣知名餐飲人士及美食評論家,ATO主任、王大東、胡天蘭、趙敏夙、洪昌維等人蒞臨品嘗,並邀請美國侍酒大師畢尚泓(Shayn Bjorholm)親臨現場,選出搭配最佳組合。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的畢尚泓,是全世界170位獲侍酒大師殊榮專業人士之一,曾被歐美專業雜誌 Seattle Magazine評為「年度侍酒師」、君子雜誌評為「美國最具公信力侍酒師」,被聘為美國西北葡萄酒推廣大使。 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表示,開平與ATO合作研發,也期待藉此可以改變餐桌飲酒文化,從「拼酒」提昇到「品酒」,以往國人傳統宴客,主人以「喝倒對方」來表現對來賓最高的敬意,但這次設計各項中餐菜肴搭配葡萄酒,希望可以「吃得有品味,喝得更健康」。 開平學生用三個月時間,分別深入了解葡萄酒,研發十道搭配料理,並加以創新,以和葡萄酒搭出最佳效果,例如在石斑魚沙拉中鋪三種海藻增加海洋風味,叉燒肉佐以玉米粒成了「甜心叉燒」,生菜蝦鬆內裹龍鬚菜加台灣傳統零食「蝦味先」增加酥鬆口感。 選擇白酒Holy Cow Riesling的學生發現,這酒剛開瓶時第一口味道是檸檬的果酸及蜂蜜的香甜,又帶著些許水蜜桃清香,與空氣充分結合後,口中的餘韻又多了一些成熟的烤蘋果香,於是決定搭配生菜蝦鬆。學生張耕華說,生菜蝦鬆的特色是口感清脆鬆軟,口味爽口清淡,加入了台灣傳統零食「蝦味先」以襯托它的酥鬆口感,跟 Holy Cow Riesling搭配起來非常合適,因為它清爽的口感不會搶走Riesling的風采,也不會被Riesling的香氣所壓制,蝦鬆其中加入的香料氣味,更在與酒結合的時候自喉頭竄出,兩者可在口中完美的結合。 學生也選擇椒麻汁石斑魚沙拉來搭配Holy Cow Riesling,用最好的七星石斑魚,並用三種海藻鋪底。學生鍾開甜說,甜海藻有彈性跟海洋的味道,可以增加炸石斑魚的口感,椒麻汁有醋的酸味跟花椒的香味,配上酒的時候也不會蓋過彼此的風味,是一道充滿海洋風味的料理。 來自奧勒岡的紅酒Firesteed Pinot Noir,則帶有清爽的莓果味和花香,喝起來散發出單寧的微酸香味,學生因此決定搭配很正統的中餐料理東坡肉。學生林宥佑指出,東坡肉須長時間燉煮,會把調味料香氣和紹興酒味道吸附在肉裡面,肉質入口即化,單吃會有點油膩感,但搭配了Pinot Noir就非常順口,因為Pinot Noir中的單寧可以緩解東坡肉的油膩感,也同時綜合掉酒的酸味,使酒和肉變得很滑順。 經過一番激烈的評選,選出最搭配的組合為東坡肉與 Firesteed Pinot Noir。Shayn表示,這組組合會最搭配的原因是擺盤表現結合廚藝與藝術,呈現完美的作品及東坡肉適度的油膩搭配單寧,會讓整個口味更滑順,更能突顯料理與酒的特色。品嘗會結束後,Shayn也與開平餐飲學校學生及家長分享品酒的方法,及餐酒搭配要領。 開平餐飲學校表示,參與這次創舉性的研發活動,可讓學生參與體驗中餐精緻化和國際化的推動過程,同時也提供學生培養創造力的機會。這次參與的學生分別來自中餐、西餐和烘焙不同專業,在研發過程中更能融合和互補。開平近年推動加深加廣「衛星課程」,並積極推動國際廚藝交流,例如開辦認識葡萄酒課程,成立亞洲菜系發展中心,舉辦泰國料理推廣課程,邀請瑞士凱撒麗斯飯店管理大學主廚Bruna Neveu示範歐洲料理,法國「創新前衛的分子料理」一書作者Anne Cazor安娜‧卡卓示範最新分子料理,都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和拓展視野的機會。

了解更多

《葡萄酒世界》耗資40萬美金 歷時四年完成 0

台灣新聞 🕔六月 28, 2010

葡萄酒世界_影評
  

了解更多

經驗分享-喝對酒 牛排美味加分 0

台灣新聞 🕔六月 8, 2010

# 2010-06-05 # 中國時報 # 文/王瑞瑤
  台灣高級西餐廳的侍酒師大多是外場經理兼著做,真正在名片上印著侍酒師頭銜的,在A CUT牛排館裡倒有一人。  聶汎勳Raymond沒有侍酒師執照,但曾在藍帶學院受過訓,兩年前從廚師轉做侍酒師。他說,到A CUT吃飯的客人有3成會點酒,其中一半是自己帶酒,另一半才交由侍酒師搭配。  「客人帶來的大都是法國好酒,甚至有身價高達數十萬元的紅酒之王Petrus。」經常替客人配酒的他,發現有不少人並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口味,說愛喝dry的人,其實不能接受dry,而大部分的人都愛喝不酸不澀又甜美的酒。  不過甜美的酒並不適合乾式熟成牛排,因為野性會一直跑出來,另外很多客人愛帶法國波爾多上門,但在聶汎勳的眼裡,波爾多並不是每一瓶都能匹配牛排。「乾式熟成牛肉比較適合搭配帶有土壤氣息的酒,如法國Pomerol、St.Estphel,所以波爾多的老酒ok,新酒就不行,新酒會把肉味洗光光。」  溼式熟成牛排則細分為吃玉米的美牛與吃牧草的澳牛,美牛就適合與甜美的酒送做堆,聶汎勳建議,美國Merlot、澳洲Shiraz、阿根廷Camenere、智利Malbec等新世界的酒都不錯,澳牛則適合西澳生產的Shiraz,味dry而細緻。  不知道持有台灣第一張侍酒師名片的人,到底喜不喜歡當侍酒師?聶汎勳苦笑著說:「如果不必替客人點菜、幫忙端盤子,而是專心於水酒,有更多時間跟客人介紹酒,我會更喜歡當侍酒師。」

了解更多

想吃的美寶-在台灣遇見神之雫 0

台灣新聞 🕔六月 8, 2010

連結請入
  

了解更多

糖果汽水是罪惡?健康捐名目多 0

台灣新聞 🕔六月 8, 2010

酒捐行不行專題(2)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6日電)
  繼菸品健康捐後,酒品健康捐也受矚目,其實不少國家研擬對危害身體的食物額外課稅,像美國擬對汽水開徵「罪惡捐」等;台灣則曾構想「肥胖捐」、「檳榔捐」等,名目五花八門。 菸酒、檳榔、高油和高糖食物等過量,對身體無益,行政院衛生署過去曾陸續考慮針對這些食物課徵健康捐,且重點不在課徵多少錢,而是希望藉此抑制民眾過度使用。 菸品健康捐自民國91年開徵,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衛生教育中心主任游伯村表示,菸品健康捐經多次變革,91年到95年1月每包菸課徵5元健康捐,當時1年約可收100億元;95年2月起,每包菸課徵10元,每年約200億元;98年6月1日起每包菸增為20元,整年收入約280億元。菸品健康捐70%用於全民健康保險,其餘用於癌症防治、提升醫療品質、補助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等。 他指出,除菸捐外,菸害防制法限定室內公共場所吸菸、菸害教育等措施,也有助抑制吸菸率。 至於檳榔,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研究發現,有抽菸、喝酒、吃檳榔者,罹癌風險高達123倍;臨床資料也顯示,10名口腔癌患者中,有9名有吃檳榔習慣,因此,衛生署曾希望推動檳榔捐。 但不少學者認為,檳榔不像菸品有製造商或進口商,且檳榔的銷售通路也無法管轄,造成課徵困難度,可行性仍在討論。 另一項吃多了也可能造成身體負擔的就是高鹽、高油、高熱量食品,衛生署曾希望在健康促進法草案中,針對這類垃圾食物、不健康食品開徵健康捐,因為這些食物吃多了,可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表示,這些食品與菸品不同,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不過,若商家因為怕被課徵健康捐,推出低油、低鹽產品,消費者不設防吃太多,一樣不健康。 他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課健康捐,而是教育民眾如何挑選食物,並營造健康環境。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高鹽、高油、高熱量食品課徵健康捐構想出現後,廠商就開始反彈。其實像美國也推動所謂「罪惡稅」,直接針對糖果、碳酸飲料課稅,並用於健康、相關教育用途,加拿大、澳洲等國也研擬朝此方向推動。 許惠玉說,國內提出的高油、高鹽食品健康捐,較難定義,應該像國外直接針對某些產品課徵。不過,國內稅捐也有類似的概念,像是牛奶含量較低的飲料,貨物稅較高;鮮奶、保久乳等,貨物稅較低。 對於酒品健康捐,游伯村表示,有立委提出酒害防制條例、酒害防制法,衛生署因此希望藉酒品健康捐以價制量,且健康捐收入能對酒品受害者補償,例如酒駕車禍受害者、酒癮家暴受害等,並針對酒癮者進行教育等。 不過,他說,台灣民眾有使用米酒、料理酒等入菜習慣,如何定義什麼樣的酒要課徵健康捐,尚無定論;且對各種酒品,財政單位課徵稅捐也不同,因此還在討論階段。但不管針對何種食品課徵健康捐,都是為了幫民眾健康把關。990606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