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葡萄酒樂園

百大葡萄酒樂園
Top 100 Wine

葡萄酒新聞

Forster’s 將分離葡萄酒業務 0

外國新聞 🕔二月 20, 2011

【香港商報訊】
  據外電報道,澳洲最大的啤酒生產商--福斯特集團(Foster’s Group Ltd)將剝離旗下的葡萄酒業務,以致力於提升啤酒業務的業績,因為該集團的上半財年利潤下滑12%。福斯特在聲明中稱,股東將在4月就分拆業務事宜進行表決,以目前所持的3股福斯特股票交換新拆分的葡萄酒業務公司Treasury Wine Estates 的1股股票。

該集團在去年9月拒絕了針對葡萄酒業務的27億澳元(約合210億港元)收購要約。花旗分析師指出,葡萄酒業務一旦被拆分后,可能將吸引不少買家的收購興趣。

了解更多

葡萄酒的知音 0

中港澳新聞 🕔二月 20, 2011

  【明報專訊】在葡萄酒的世界中,把佳釀和美食的配搭,稱之為Marriage。那麼,將葡萄酒和音樂聯繫起來的,又是什麼? 蘇格蘭愛丁堡的Heriot-Watt大學,曾經在智利Vina Montes酒莊的資助下,於學校內進行了一個實驗,250名學生,在播放不同類型音樂的環境下,品嘗不同葡萄品種釀成的葡萄酒,結果發現:部分人認為在音樂的陪襯下,葡萄酒會更加好喝。 音樂美酒交纏 我的朋友劉偉民,他常形容自己為一個介乎嗜酒的樂評人,或一個愛音樂的酒評人之間,在他的專欄中,我早就見識到他如何將音樂和美酒交纏起來。而他最近的新作品,是剛推出Music & Wine的CD集,內裏6張CD,集合了6種不同類型的音樂,來配搭6種不同類型的葡萄酒。 濃厚型紅酒配Straight-ahead Jazz——如法國的Bordeaux、Cote du Rhone;意大利的Barolo、Barbaresco;美國Napa Valley的Cabernet Sauvignon,因為這類葡萄酒會跟隨時間,香氣味道在杯中不停變化,因此配襯的音樂是老派的Straight-ahead Jazz,例如Bebop、Hard Bop或Cool Jazz,也是在原本的旋律上不停變奏。 輕柔型紅酒配Smooth Jazz——法國的Bourgogne與Beaujolais;新西蘭的Pinot Noir等,帶着輕柔新鮮的水果氣息,配輕快的Smooth Jazz,那是將傳統爵士樂加入R&B、Funk、Rock以至Pop等元素,令人放下繃緊的情緒。 清爽型白酒配Adult Alternative——法國的Chablis和Sancerre;意大利的Pinot Grigio;德國Pfalz的Riesling等,這類強調新鮮果香,帶着酸度的葡萄酒,最配Adult Alternative音樂,那種意態撩人、千嬌百媚的旋律。 玫瑰紅酒配Bossa Nova——法國的Tavel和Cotes de Provence;美國的White Zinfandel或Blush,還有世上所有Rose,那焦點都無可倖免地落在浪漫的粉紅色酒液上,而非味道和層次。誕生於巴西的Bossa Nova音樂,集合了Cool Jazz和巴西的Samba舞曲而成,性感和浪漫同時躍現於音符上。 香檳、氣酒配Chillout——法國的Champagne和Cremant;意大利的Prosecco;西班牙的Cava;德國的Sekt,還有世上無數的氣酒,那躍動活潑的氣泡,配上的是Chillout那令人手舞足蹈的節拍。 甜酒配Love Ballads——法國的Sauternes與Barsac;德國的Trockenbeerenauslese;匈牙利的Tokaji ,那種濃得化不開的甜蜜,大概只有那些同樣甜膩的情歌可配吧。 滿足味蕾耳朵 當然6張CD,也未能將所有葡萄酒類型囊括其中,假如你杯中的是法國Bourgogne Grand Cru的白酒,不妨把那一片本來作配紅酒的Straight-ahead Jazz放入CD機中,我想你的味蕾和耳朵都不會異議的。

了解更多

2010年世界十大葡萄酒生產國 0

葡萄酒新聞 🕔二月 13, 2011

  法國回聲報: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IWSR)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進入2010年世界十大葡萄酒生產國排行榜。 2010年世界十大葡萄酒生產國排名 (9升裝) 國家 產量(億) 1 法國 5.1615 2 義大利 4.9490 3 西班牙 4.3580 4 美國 3.6064 5 阿根廷 1.8576 6 澳大利亞 1.2160 7 中國 1.2800 8 智利 1.0778 9 德國 1.0100 10 南非 0.9775 來源:國際葡萄酒烈研究機構IWSR 中國涉足該領域只有30多年時間,在2007年時,中國還未在十大生產國之列,而今,五年之內產量增加了77%,一躍成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生產國。這樣突飛猛進的發展實在出人意料,令人讚嘆不已。 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Vinexpo)行政總裁Robert Beynat指出,中國國內僅擁有約1億葡萄酒消費群體,其產量增幅卻大得驚人,與此同時,國外葡萄酒商還有意進一步進軍中國市場。我們迫切需要普及葡萄酒,擴大市場。 儘管中國在產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仍保證了全世界超過一半的葡萄酒供應量。該調查結果還顯示,就銷量方面,義大利是第一大出口國;就利潤價值方面,法國仍保持第一位;在眾多葡萄酒品種中,玫瑰紅葡萄酒成為未來五年最受歡迎的葡萄酒。

了解更多

鳥類群體死亡:吃葡萄醉死 0

外國新聞 🕔二月 13, 2011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世界各地發生了許多鳥類和魚類大規模死亡事件,科學家們對此感到迷惑不解。近日通過檢驗,羅馬尼亞鳥類群體死亡的原因被找到,它們竟然是因為吃釀酒葡萄殘渣被醉死的。 此前在羅馬尼亞東部康斯坦薩城郊,出現了數十隻八哥屍體,專家曾擔心它們可能死於禽流感。但是獸醫檢測發現,這些八哥是因為吃了釀造葡萄酒剩下的葡萄殘渣醉死的。 羅馬尼亞衛生和獸醫管理局局長證實稱,對這些死亡八哥胃部的分析顯示,它們死於酒精中毒。   據悉,此前許多魚類和鳥類群體死亡事件被歸咎於極寒天氣,而一些群體死亡的鳥類嘴角出現藍色,專家認為它們的死因可能是中毒或者缺氧

了解更多

中國葡萄酒市場 魚龍雜處 0

中港澳新聞 🕔二月 13, 2011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春節期間是紅酒消費高峰期,可各種問題紅酒充斥節日市場。拉菲家族、拉菲兄弟、拉菲特、拉菲爾……紅酒市場上類名牌的雜牌酒隨處可見。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紅酒,到底該如何選擇,記者通過實地調查採訪了解情況。
  記者:近日,鄭州市民李先生去超市購買紅酒時犯了愁。 李先生:過節了,想買瓶紅酒熱鬧熱鬧,但是到超市一看,中國的、法國的、南非的……哪產的都有。國產的標簽還能看懂,進口的根本看不懂。 走訪鄭州市多家商場超市,記者發現正如李先生所說,各個超市裏琳瑯滿目的紅酒讓人眼花繚亂。再看進口紅酒,來自各個國家的洋貨應有盡有,五顏六色的標簽讓人看著都眼暈。眾多的進口紅酒中,品牌名稱也讓人看不透:大多都和拉菲、波爾多、貝拉等字眼相連,讓人摸不著頭腦。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我國進口 2升以上容量的散裝葡萄酒2267萬升,增長86.8%,進口均價僅為0.86美元/升,算上稅收、灌裝、酒瓶包裝等費用,一瓶750ml進口葡萄酒成本還不到20元。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酒莊裏,存在不少從國外進口在國內灌裝的現象。被灌裝貼上外文商標的“洋酒”銷售時能達到每瓶幾百元,甚至更高,按照每瓶成本不到20元來算的話,價格翻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河南省酒業協會進口酒分會副會長黃俊勇認為產品啟蒙期也要貨真價實。 黃俊勇:目前來講大家講到的暴利,是在這個特定的階段,是一個市場的啟蒙階段,因為葡萄酒在中國就不是很發達,那麼在內地,我們三線城市更是一個市場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不是用一年兩年來計算的,可能是十年八年或者三年五年,這樣一個階段就是市場的啟蒙期,在這個階段,可以有豐厚的回報和利潤但是一定要做貨真價實的產品。 記者:紅酒的銷售渠道主要有批發市場、超市、酒店和街邊專賣店。記者發現,大型超市都有專門的紅酒區,而放的紅酒中,除了一些“國際大牌”,還有許多聞所未聞的新名字,大多標著“原裝進口”,價格則從3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鄭州一家酒窖的經理告訴記者。 經理:一般市民奔著“進口”二字而去,往往覺得進口的肯定是好的。事實上,整個紅酒市場充斥著傍名牌、雜牌。那些所謂的進口紅酒當中,存在著不少“問題紅酒”。 據了解,市面上的“問題”進口紅酒中,大致可以分為2種:酒是真的,裝的是低價的進口紅酒,或者普通國產酒,然後貼上名酒標簽出售;或者有些則以紅酒萃取液勾兌而成。河南省酒業協會進口酒分會副會長黃俊勇表示市場造假現象嚴重。 黃俊勇:因為目前很多從事酒生產銷售的人的素質急待提高,比方說生產環節,很多農家小院用大缸色素做葡萄酒,有些人看哪些酒好賣了,他立馬就做生產哪些酒,生產一些假的酒推向市場,他們要賣給一些經營者,經營者認為這些產品有利可圖,這樣就形成一個灰暗的產業鏈。 記者:不僅如此,黃俊勇告訴記者,由於國人目前缺乏辨別力,進口紅酒“傍名牌”現狀也很嚴重。 黃俊勇:比方說,“拉菲”在國內就有很多的傍名牌的,他前面也加“拉菲”兩個字,後面帶個拉菲家族、拉菲兄弟、拉菲特、拉菲爾這樣很多的產品,很多人一看拉菲,知道,但是沒有細看下面的內容。他既然想傍名牌,他沒想自己創品牌的情況下,他就不那麼講究了。哪的成本低哪做。 記者:另外,據記者了解,國外進口的葡萄酒基本沒有盒裝的,但是國內代理商用大量廉價的包裝盒包裝紅酒,給人一種虛假"豪華"的感覺。而所謂的原瓶進口,除了莊園酒和莊園灌裝原瓶進口之外,普通的原瓶進口很多並非在原產地灌裝。談及進口紅酒如此混亂的原因黃俊勇說,主要是因為在中國沒有行業標準,缺乏法律法規,進口紅酒又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一些消費者貪圖便宜或者盲目地以為高價等同於高品質,所以給了那些追求高利潤的無良商家可乘之機。 黃俊勇:在法國跟葡萄酒有關的法律和法規就有500多種,咱們中國一部都沒有,這些東西必須靠法律和法規來要求這些東西,如果大家都按照這個條文去做,那肯定就很規範了。目前,現狀來講還是看在哪買,酒的擺放比較規矩的這些酒,價格1、2百元的酒就不錯了。

了解更多